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是需要要认真回顾一下事情发展的全部过程的,无论在生活中有了什么样的感受,都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记录的,以下是录取选题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1
今天阅读了《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这一章节,简单的文字蕴含着教育的大道理。现在的家长爱孩子,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含在嘴巴里,为孩子包办一切,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听话,觉得听话就是好孩子。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私、懒惰、做事胆小、依赖性强,等家长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孩子的个性已经养成了。所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是相当重要的。俄国革命家、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该让每个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依赖任何人,无论他怎样爱这个人,怎样相信他。”教育家斯宾塞也说:“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信心,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们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孩子自己去创造,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要循序渐进、耐心的引导孩子养成独立习惯、要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和体验的机会。
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应该以游戏为主,应该将游戏贯穿孩子的一日活动,所以将游戏还给孩子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案例中也说孩子是天生的游戏的创造者,他们会自己创造游戏,设计游戏,他们知道自己游戏时需要的材料并且自己努力寻找制作材料,创作材料。案例中用四个不同方面的案例1.游戏方案自己说2.游戏的材料自己找,游戏的点子自己出3.游戏的角色自己选4.游戏的规则自己定以及后续的案例分析手把手的教我们的一线的老师,值得我们反复的进行阅读,今天的阅读让我自己更加坚信了人需要阅读,阅读能让我们踩在前任的肩膀上更好的做自己,完善自己。
游戏是属于孩子的,应该由孩子做主。将游戏的自主权充分的还给孩子。孩子虽小,五脏俱全。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2
孩子控制欲强怎么办。
班里的刘瑜小朋友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但性格十分要强,前几天在教室门口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开。还哭闹着:我不想上幼儿园……她妈妈和我聊了聊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我就说孩子在园里表现一直很好,经常帮助别人。三位老师也经常夸奖她,没理由排斥上幼儿园呀?
我送走了家长后找时间和孩子进行了谈话,从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她不喜欢来幼儿园的原因:说在幼儿园里,有自己想玩的玩具,有时在别人手上自己玩不了,就只能随便玩不喜欢这样;自己命令小组里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其他小朋友不听她的话,令她很生气,她一生气就会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甚至打架……另外,她还告诉我,她喜欢和班里的小杨小朋友玩,而且跟小杨玩得很好。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小杨非常听她的话,让干什么小杨就干什么……
从与孩子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刘瑜小朋友控制欲比较强且属于有领导力性格的孩子,她有着敏感的内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她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作为老师和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控制欲,但无理的要求可以拒绝或冷淡处理,我们可以多跟这些孩子说说:“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管这件事”,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你控制、束缚他人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别人这么对你的话,你会不会好受?
让孩子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调整好心态。完全改掉不太可能,但慢慢的孩子会变得控制欲没那么强,改成正常的就可以了。让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依着他,让他适当体会挫败感对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好处。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3
用自信点亮幸福的童年。
那是一个娇小的身影,一头长长的头发因为不顺溜而显得很毛糙,她怯懦而胆小,最初的她总是搬着椅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当老师询问她怎了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说:“我不知道我的位置在哪里。”
当老师大喊着“谁还没有梳头”的时候,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着面包淡定的听而不闻,老师必须走到她面前她才微微的起身。当她吃不完饭的时候,她也不会主动举手说我吃不完了,而是会自己坐在椅子上掉眼泪,等到老师走到她面前询问过后,她才会轻轻地说一句“我不想吃了”每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见过她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主动叫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也总是显得唯唯诺诺,她就是中一班的瑶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专门用了一次放学的时间跟瑶瑶的家长沟通了孩子的情况,瑶瑶的奶奶一脸无奈的说“这孩子就是胆小”。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的看着瑶瑶,我轻声对她说:“宝贝,你要大胆一些,你的胆怯让奶奶和老师都很着急,老师很愿意跟你聊一聊,也请你以后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也跟老师谈一谈好吗?”她认真的点点头,在我们达成家园合作计划后,我开始发现瑶瑶细微的变化,在做操的时候她会提醒没有站好的小朋友,在她需要某些物品的时候也能积极跟老师沟通,有一次在我们的班级活动中,当我问她你画的是什么的时候,她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沉默,而是坚定的说我画的是星空的花海,那一刻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在日常的集体教学中,也能看到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场景,唯一不足的是她还很少能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我相信瑶瑶已经慢慢走上了自信的道路,期待她有更大的进步和更优秀的表现,也期待她能用自信点亮幸福的童年!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4
在幼儿园竞赛性游戏活动中,陈x总是以“这个游戏没劲”为理由推诿,宁愿在旁边独坐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内玩“丢手绢”游戏。当小朋友们相互丢了手绢又一圈一圈追逐时,坐在圆圈上的陈x兴奋不已,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为奔跑的孩子加油呐喊。正当我悄悄关注他投入游戏的状态时,他被丢到了手绢。他二话不说,捡起手绢就跑——无比正常。可惜才离开椅子两步,他就捏着手绢站立在圈外不动了:“我不想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不好玩!”
看着他,我的思绪飞速寻找着引导他再次回归游戏的方法。于是,我先安置好其他孩子继续游戏后,来到陈x身边,悄悄地问:“你是不是怕做游戏时被别人追上?”“是的,我跑但是别人的。”陈x边解释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我。听罢,我拉着他说:“走!老师帮你赢!”他使劲挣脱着:“我不想玩,我肯定跑但是他们。”“怎样会呢?你能够丢给我们班跑得最慢的小朋友啊!你觉得谁是我们班跑得最的?”“高智芸没我跑得快!”“哎,要不你去试试!”
陈x鼓起勇气开始了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丢手绢游戏,他果然丢给了高智芸,也果然没有被抓住。此时此刻他的脸上写满了赢了以后的欢乐。游戏就这样继续进行着。在短短几分钟里,小朋友们好几次丢给了他,尝到了甜头的他,还是一次次地将手绢丢给了高智芸,结果也同样让人兴奋——他赢了!
此时,我再次停下游戏,引导他思考:除了高智芸以外,还有谁跑得挺慢的?“吴音霏也跑得很慢!”可不是!高智芸每次拿到手绢后总是丢给吴音霏,并且赢得比赛。我再次鼓励陈x试一试,果然他赢了第二个小朋友!
这天是收获的一天,因为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最后真正融入到了我们的群众生活中。在此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赢与输在游戏过程中是能够用智慧解决的。同时也了解到敢于与强者较量也是一种很过瘾的体验,期盼在今后的活动中陈x能够更加用心勇敢地参与每一项活动。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5
孩子们都是天真可爱的,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看到这些孩子的优点,即便有些孩子可能很调皮不听话,但是那也是因为孩子太小,家长们对于教育这方面还不是很重视,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教师来对孩子们进行教导。我是亲眼目睹了这些孩子的成长的,看着他们从小班一步步的升到了大班,这些孩子在这几年里有许多的改变,这让作为他们教师的我感到很欣慰。
在最初时,很多孩子一进到幼儿园里面就开始哭闹,因为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而且周围全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对于他们的这种哭闹,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及时处理,要及时安慰他们,这样能拉近与这些刚入幼儿园孩子们的关系,也能让他们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这些孩子已经是大班的了,他们也很少出现一进幼儿园就哭闹的情况了,从之前的呆萌无助再到现在能做到基本的生活自理,而且每天看到我还会亲切的叫一声老师。
对于这些孩子们的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我们成人是没法比较的,有时候我们这些老师觉得很简单的知识,可对于这些孩子就是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欢乐的教学模式。要让这些孩子爱听你说话,我们可以通过讲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解答,谁能答出就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些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他们的争强好胜心还是有的,就这样,可以让这些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变得格外的积极活跃。
这几年里,看着这些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而且他们在学习上、在生活里做的也越来越好了,这真的让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啊。虽然这些孩子在离开幼儿园后,说不定会忘记我这个老师,但是我还是没有什么怨言的,因为把每一个学生教育好,这已经尽到了我的职责。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6
家访周活动开始了,我们三位老师走进了班上一位“特殊”孩子的家里。
小阳是一个从小说话就发音不清楚(俗称:大舌头)的孩子,一直都是由妈妈照顾。他的爸爸是驾驶员,没有太多时间陪他。由于他说话不清楚,怕别人笑话、嘲弄他,所以家人经常把他一人锁在家里,很少与别人接触。小阳慢慢变得不敢也不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了。
当我们出现在他家里的一刹那,他非常激动的说:“陈……老师,詹……老师,朱……老师,好!”他迅速搬来了椅子让我们坐。我们马上在家长面前表扬了他,他听到了表扬,开心了。我们向他爸爸妈妈反馈了他在班级里的表现,特别是在班级唱歌比赛中表现很棒,拿到了班里的二等奖。小阳的妈妈听到我们的话,感动的说不出话来了,眼眶红红的,当与我们眼睛交汇的那一刻,马上转过头去了。这一刻,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十年来,我接触过许多这样的孩子,我也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做到。我深深的知道对有“缺陷”的孩子,我们老师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
大班教师的教育心得篇7
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因为孩子年龄小,为了孩子的安全,每时每刻都有老师陪在身边,不管是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活动,都由老师带领,统一安排。
老师时刻都陪伴孩子们的左右,总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总感觉这样有秩序的活动才能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然而一次的户外活动使我的看法有了改变。
有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非常高兴,有的说想玩呼啦圈,有的想拍皮球,还有的想跳绳,我听后便把这些器械都拿到院子里,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我在一旁观察,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打打闹闹到处乱跑,而是拿了自己喜欢的器械三五成群地一起玩,开始玩呼啦圈的,玩皮球的,跳绳的混在一起。
一会儿孩子们便发现这样活动互相干扰,于是就划分了场地,喜欢跳绳的在场地的东边,中间是玩呼啦圈的,西边是玩皮球。每组孩子在玩的同时,还想出了新的玩法,并互相学习,最后玩呼啦圈和玩皮球的一起合作,练习投篮,听到他们哈哈大笑的声音,就知道他们玩的很开心,很快乐。
这时我想孩子们这样活动不是很好吗?在日常活动中,要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交流,让他们开怀大笑,让他们大胆想象,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还提高了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