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笔尖在纸上游走时,作文便成了连接内心宇宙与外部世界的秘密通道,将身边的故事与体验融入写作,可以提升作文的真实度,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篇1
皎洁的明月镶嵌在湛蓝色的天幕中,宁静而又悠远的气息,融入家人团聚的气氛中。每年的中秋节八景人纷纷约上亲朋好友,一同赏月、吃月饼。而说起月饼,谁不是垂涎三尺呢?
八景人过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许多多的东西,大人们会准备好一桌好菜:鸡鸭鱼肉,各式各样的海鲜、形形色色的蔬菜……
老人们会准备祭拜的香和月饼。孩子们最兴奋了!三五成群的提着用柚子皮做的灯笼满御街跑,脸上的喜悦显而易见。
中秋节的高潮在晚上。月亮如同一个白玉盘挂在空中,月光洒满大地。此时就到了中秋节的“重头戏”。八景人、会拿出节前准备好的`食物,祭拜“月娘”。孩子们都不会在跑到大街上了,因为家中的月饼早已将他们的眼球牢牢吸住。在祭拜过后,孩子们即可开始吃月饼。我也同大多数孩子一样,喜欢吃月饼。妈妈拿出我最爱吃的五仁月饼,让我吃个够。用刀将月饼分成几块用叉子轻轻叉起,放入口中。一股甜而不腻的香味充盈齿间,月饼入口即化,我忍不住再吃一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八景中秋的味道是月饼的味道,更是与家人团聚的热闹。
写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篇2
黎明的曙光揭开了夜幕,吐出了灿烂的晨光以及金色的太阳。这是一个崭新的开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小鸟欢快的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大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我揉揉惺忪的双眼,回想起昨天欢腾的除夕。
除夕早上,我们一帮孩子耐不住寂寞,也按捺不住喜悦,挨家挨户地串门,跟小伙伴们在楼下疯玩,玩着捉迷藏,踢毽子,有时还会看别人贴对联……直到大人们下楼叫我们回家时,我们才嬉笑着往家跑。
这天没有作业,可以说一整天都在休息。天刚擦亮,我们就会挂灯笼、放鞭炮。说起放鞭炮,还有个有趣的传说。鞭炮也叫爆竹,《神异经》里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是为了驱吓危害自己的山魈才发明了爆竹。因为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当除夕,人们便用爆竹将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人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山魈是否真的存在,但放爆竹还是成为了欢庆新春的年俗。
我们家也不例外,一过年就买了各种各样的鞭炮,终于在大年三十晚上派上了用场。夜的黑幕拉开,将夕阳的霞光吞噬,这便是热闹的开始。一时间,大家都走出家门,十分热闹。大街小巷中,我们小孩子的爆竹都是柔和的,一晃就会闪出点星星光,两三根握在手中,像用银河的繁星织出的彩缎。大人们放的炮是迅猛的,火爆的。将炮捻子点燃,在震天的响声中,炮飞上天空,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被吸引了过去。
虽然那绚烂只是昙花一现,却照进了我们的心里,以至于每每想起,都回味无穷。
写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篇3
家乡的风俗有很多,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这些节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过外国也有节日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种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人可能会把粽子放在水边祭拜屈原。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风俗,人们会把粽子放在水边,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过端午节时,还要划龙船,那场面可热闹了!划龙船还没有开始时,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有时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最好来早点来。划龙船开始时,现场更热闹了,人们会拿着粽子在旁边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拿着桨奋力划动着,哪一队先到终点就会得到奖品,那奖品想都不用想当然是粽子了。
中秋节也是我过得传统节日,中秋节必须吃美味的月饼,月饼的陷也有很多,人们都喜欢吃。关于中秋节的来源,也是有一个传说的,就是嫦娥为了不让一个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升天了,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就把这一天叫中秋节。中秋节的由来可真悲伤啊!不过,有些人会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为了赞美嫦娥的高尚品质。中秋节是我最爱的节日,因为奶奶会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吃晚饭时,难免会拿几个月饼吃,奶奶有时要哄我,就会把月饼放在嘴边,说几个故事,再给我吃。
在我的家乡,过中秋节,每人都要一口气吃几个月饼,月饼不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过中秋节总是开开心心的。
写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篇4
年年过中秋,年年有不同。今年的中秋更令我难忘。
我们全家坐在大树下吃月饼,赏月亮,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天上的月亮像个大盘子,洁白如玉。这时爸爸手里拿着伍仁月饼,对我说:“儿子,我按顺序说出一组字词,你能以最快的速度再说一遍吗?”“你说吧,难不倒我。”我信心十足地转向爸爸。爸爸笑了笑,一口气说了十二个字词。天呀,我懵了!“什么?什么呀?你可不可以慢一点说,没听清。”我开始耍懒,爸爸瞅了我一眼,又一字一句地说了一遍:“1、树2、鸭子……”我认真地听着,好希望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当我重复时,我只记住了树、鸭子、勺子、拐杖,其余的全忘了。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如果我教给你一个方法,你一定会记牢它们。”“啊,真的?”我长大了嘴巴,好奇地看着老爸,顿时来了精神,全神贯注地听着爸爸传授圣经。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数字1像树一样直,2弯弯的像鸭子一样,3最像我们的`耳朵,4就是一面小红旗,5是秤钩,6是勺子,7是老人的拐杖,8像个葫芦,猫有九命猫之说,当然对应数字9了。10是棒球,11是筷子,12是一二,就是婴儿的谐音。这就是数字密码记忆法,你试试看,记忆效果怎么样。”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我全记住了,很有成就感。
这个中秋,收获颇多,令我至今难忘。
写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篇5
除夕,夜一如既往来了,大概天上是没有除夕的,否则今天也该有些例外了,却没有。
远处传来了稀稀疏疏的爆竹声,隐隐约约的,并不脆响,只是闷闷的,好像这声音跑得有些远,气若游丝的感觉。现今城里是禁炮了,可能的理由是污染过于厉害。的确,往年初一的清晨,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城市也似乎笼罩在土黄色的尘埃里。现在过年的“咚嘎”声,已成为了城市记忆中的历史,只是城外的农村还可以,那炮声便是从各周边传来的,昭告着年的传统味还在那儿。
城里的确变了许多,不仅只是少了爆竹。传统的除夕,人们是喜欢团圆在家里的,一家人畅畅叙叙,和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是一种小家的温馨。现在,许多人家团圆到饭店里了,一桌挨着一桌,各桌都圆圆满满,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幸福着新时代的幸福,是一种大家庭的和谐。
已经走出来了,并不刻意宅在家里,因为到城市的除夕之夜里去瞧瞧吧,流光溢彩,是斑斓而闪亮的。更有浓浓的中国红,点燃了佳节的气氛,这不正是年的色彩吗!
是啊,团圆未必就在老家,只要一家人团在一起,到哪里都可以圆,所以有的家庭把团圆团去别处了。去旅游,和另一个城市团在一起,和未曾相识的人团在一起,和别的风土人情团在一起,这是新的'除夕,新的风俗,新的时尚。
年永远在,时代发展,风俗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