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梳理出书中的重要信息和情节发展,读后感的精彩分享能够让书籍的魅力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与阅读,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1
我寒假里读了一本书叫《绿山墙的安妮》,它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蒙哥玛丽。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童话书,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觉得赏心悦目。
这本书讲的是,安妮被绿山墙的一对兄妹收养的故事。安妮在被收养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戴安娜的女孩子,她们一开始觉得彼此很陌生,后来慢慢的就很熟了。一天戴安娜来安妮家做客,安妮拿了木葡露给戴安娜喝,戴安娜觉得好喝,居然一口气喝了三大杯,喝完之后她开始摇摇晃晃,而且不停地说,“我要回家”。安妮看到她这副样子,就想让戴安娜等一会儿再回去,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把她送回了巴里家。也因此她们的友谊被巴里太太给断绝了,不过这里并不是剧终,她们在之后又因为一件事情重拾了这段友谊。
随着时间的流逝,安妮在绿山墙生活得很幸福美满,同时也认识了血多朋友,因为马修的离去,安妮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安妮是多么想要一个温暖的家,渴望一份真挚的友谊。随着时间的变化,安妮通过努力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她收获了一个幸福的家和一份真挚的友谊,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知道,只要付出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早晚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2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指《爱丽丝漫游厅境记》的主人公)文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没错,安妮身上仿佛有一股引力,让读者被她深深吸引。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于1920年创作的一部儿童小说。书中讲述了热爱幻想,天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安妮·雪莉的成长故事。安妮本是一个孤儿,但她阴差阳错地被玛丽拉兄妹收养,玛丽拉对安妮的教育十分严格,但心里却是很喜欢这个喋喋不休的小姑娘。他们兄妹俩十分关爱她,老师和朋友也是如此。在他们的关爱下,安妮不断前进,克服了种捉困难,她战胜了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倍受感动,安妮的个性与大自然的诗意不断散发着魅力,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与大自然特有的欢快让这本书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气息。
安妮的天真、乐观让读者感到童趣黯然。她把镜子中的自己想象成自己的好朋友;她把山谷的回音想象成与老友的对话;她把一草一木想象成人,给它们起名字:“闪光的湖”“闹鬼的'森林”“柳池”“悠闲的旷野”……虽然安妮的人生路上困难重重,但她没有悲观,她依旧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最终,在她的努力下,以优异的成绩被女王学校录取。
既然安妮·雪莉可以在原本不幸的人生道路绽放出精彩,战胜了生活。那么,如今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下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3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出自于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玛丽手写,她的笔触清晰流畅、生动幽默,值得我们一看。
这本书讲述了两个主人公马修和玛丽拉俩兄妹在绿山墙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一个劳动帮手,原本他们打算好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结果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然是一个女孩。她是一个长着满头红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雪莉。安妮儿既天真又热情,整天想着浪漫的事情,十分爱惜绿山墙的每朵花,每根草,把每条小溪、河流比作‘‘闪亮的河”;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在玛丽拉的教导下,学会了很多东西......
安妮虽然失去了父母,但还是以面目乐观的方式去迎接每一天;安妮也非常乖巧懂事,她会帮玛丽拉洗碗、放牧、洗衣服等等;安妮还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女孩,里面有一篇文章:《雷切尔。林德太太生气》。书中写到:林德太太嫌安妮长得太丑,被安妮听到了,当时她很气愤,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脏话,但在马修的`一番劝说下,安妮主动道了歉,得到了林德太太的原谅。安妮把一切事情和景物都想得十分美好,她知道自己不许穿贵重的衣服,所以经常穿着玛丽拉自己给她缝的毛线衫。安妮经常想象着她有一天能够穿上最典雅、最美丽漂亮、最高贵的白色纱裙,脖子上戴着一条亮闪闪的粉色项链,上面的红头发盘起来,加上一些漂亮的夹子,脚穿着蓝色水晶鞋在绿山墙广阔的绿草地上自由自在的奔跑,这种感觉真好。她的意愿很快就达成了,在一次表演联欢会上,她穿上了。
安妮在爱的关怀下成长,我在困难的时候,有好朋友帮助我;朋友遇难了,我帮助他(她);我有几道题不会,老师一亲切的开导教我解题;邻里之间相互谦让。我不禁哼起了一首小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和盼望,让我们沉浸在安妮的幸福中吧。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4
十月一日国庆放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绿山墙的安妮》后,受益匪浅。我很受感动,为安妮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惊叹!
这本书主要讲了:绿山墙农舍的一对兄妹,马修和玛莉拉想领养一个男孩,帮自己干活。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却送来一位红发女孩儿——安妮。她天真、直率、善良、乐观、爱幻想、有爱心、积极向上……可她的喋喋不休、常闯祸,令这两对兄妹烦恼。后来,安妮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勤奋,考上了大学并拿到了奖学金。但因为要照顾玛瑞拉,而放弃学业,在村里教书。从此,这对兄妹就被安妮彻彻底底的改变了,她牵动着他们俩的爱心。
安妮对大自然拥有着不一般的情感,对生活更是热爱!她从小失去了父母,但并没有成为内向自卑的小孩,而是阳光开朗,活泼自信,无忧无虑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她,她依旧微笑面对生活,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安妮,你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残疾小孩。这残疾小孩是一位乞丐的儿子,他们整天在一个破烂的小巷子里乞讨着,衣衫褴褛,没钱买鞋,人长的很黑……晚上,他们躺在小屋里的干草上,连个窗户都没有。到了冬天,寒风刺骨,冻死也是小事一桩。有时候,他们钱买食物吃,饿的只得吃草求生……即使生活条件这样恶劣,也阻挡不了残疾小孩的画画生涯。他无手,用脚支撑着,嘴咬着那很短的,旧旧的小铅笔,用心地画着,一丝不苟。渐渐地,他画得越来越好,克服了种种困难……这不,正跟安妮一样,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努力,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去学习!
只要你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无不微笑面对你;只要你觉得生活有阳光,有色彩,那么生活就必然会有阳光,有色彩……老天不论怎样对你,那也是命中注定的!我们一定要揣怀着好的心态,向上的心态去生活,让我们今后的生活充满生气,更加美好!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5
最近正在看美国人类学家凯西·赖克斯的《识骨寻踪》,这位声誉全美的法医学家和人类学权威在回忆外婆时提到,外婆给她的唯一礼物就是那本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的经典著作《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似乎不太为国人所熟悉,其名气似乎大不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或许是因为北美文学长期被欧洲文学的辉煌所压制的因素。我们总觉得北美是一个缺乏历史传承和文学奇迹的地域。但我想如果读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我们的看法会改变。
这部作品的主旨总的说来就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安妮的到来好像只是一场误会而已,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在绿山墙里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本打算收养一个男孩,却阴差阳错收留了这个长着红头发扎着两条小辫子又瘦又小的女孩,她长着一脸雀斑,丑陋、唠叨甚至有些古怪,而且常常犯错,她很早失去了父母,真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感觉马修是个厚道人,接受了这一事实,他给予安妮的温暖让她终身难忘;玛瑞拉看起来很凶,她其实在心底里早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在安妮的身边,还有斯塔西老师,还有那些伙伴:巴里、鲁比、吉尔伯特、安德鲁西,在他们之间有过矛盾,也分享过快乐,那个大大咧咧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鲁比,他的死安详得让人心碎,我从他的形象甚至会联想起《草房子》里的秃鹤。
读《绿山墙的安妮》,能感受的最闪光的形象无疑是安妮,但其实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个“我”,而安妮只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女儿说安妮的性格与韩青辰笔下的小茉莉,我觉得有点像,她们都真率地活着,都坚持自己的目标,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听到马修去世的消息后,安妮放弃了学业,回家乡当了一位小学教师,来照顾眼睛快要瞎了的玛丽拉。安妮的崇高、善良的人性光辉无疑具有一种西方小说惯有的浪漫主义情结。
读着安妮,我忽然想起罗大佑那首歌《野百合也有春天》,安妮就是一株坚强绽放的美丽百合。据说两位英国首相都曾为这部书而深深着迷,打动他们是作者对纯真善良的赞美,还是安妮坚定执着的勇敢无畏,我想或许二者都有吧。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篇6
一个爱幻想、极具爱美之心、屡次闯祸,却总能改正的女孩。没错,这就是绿山墙的安妮,独一无二的安妮。
安妮的遭遇可谓是一波三折。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被病魔无情地拆散,爸爸妈妈都离她而去。安妮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之后安妮相继被两对夫妻收养,过后又被送进孤儿院。一个阴差阳错,安妮最终找到了自我最好的“家”。她被马修和玛瑞拉这对兄妹领养。马修会细细聆听安妮的讲述,给她鼓励;玛瑞拉给她做新衣服,教她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还有许多朋友陪伴在安妮的身边,安妮很幸福。
安妮的遭遇也许是悲惨的,但她也很幸运。最终找到了一个能够让自我幸福、欢乐的家。或许,我们没有安妮那么幸运,可是,她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去学习。安妮好的品质有很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她的乐观了。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便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安妮,但她没有日渐颓丧下去,反而是简便、愉快地过好每一天,别人问起她的父母,她也能坦然应对,从不遮掩。除了乐观,安妮还是个知错就改的人。来到绿山墙后,她不止一次地犯错,可安妮总是在发现自我的错误后,立马改正,并求得别人的原谅。所以,在大家眼中,安妮并不厌恶,反而是个好孩子。可能是因为从小被人收养,,安妮十分懂得知恩图报,受了别人的恩惠,安妮总会尽自我所能去报答人家。在安妮长大后,因学习好,获得了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这个家庭的生活眼看就越来越好的时,马修却去世了。玛瑞拉整天以泪洗面,眼睛也不像原先那么好了。在如此情景下,安妮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我的大好前途,去了绿山墙附近的亚邦里学校任教,以方便照顾玛瑞拉。
安妮的遭遇很独特,也正是这独特的遭遇造就了安妮这样一个多面的女孩,一个爱幻想、爱美,却乐观、进取、知错就改、知恩图报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