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引人入胜的读后感能让我们对书中的角色和情节有更深的理解,长期写读后感,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有目的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1
人类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人类简史》是一本试图写清“人类”的历史书。尤瓦尔·赫拉利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人从生物学的起源是什么样的,从宇宙的哪里来,要到未来的哪里去?
这本书的叙述视角非常宏大,不拘泥于一国一时,好似自己是外太空史学家,从更高的维度对人类的演化进行审视与复盘。这样的视角,必然会得出不同的观点,以及不同的看问题的方式。它让人拿起就不想放下并不仅是史料翔实,而是它松动了你看世界的眼光。
在作者看来,人类历史的路上,有四大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人类历史正式启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让人类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500年前,“科学革命”让人类历史另创新局,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200年前的“工业革命”让人类历史按下了快进键,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市化、农民阶级消失、工业无产阶级的兴起、对一般大众的赋能、父权社会的解体都源于此。本书内容紧紧围绕着这四大革命及它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的改变。
“智人优于动物之处,在于智人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谎言、神话,而共同神话使得人类的族群认同得以突破150个的数量上限,能够达成更大范围的合作。”这个论断让我眼睛一亮,作者一方面致力于戳破人类的各种幻觉——“你所坚信的无非是想象”。把宗教信仰、组织规则、民族记忆、种族差异、社会价值观等一系列人类认知想象中的不真实和荒诞之处都指出来尽情地嘲弄了一番。另一方面却并不认为想象即虚无、神话无意义,而是鞭辟入理地分析了这种种共同想象又是如何在人类社会组织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制造出种种难以应付的灾祸和麻烦的。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妙趣横生的视角和结论,比如“小麦驯化了人类,”——在一万年前,小麦也不过是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但就在短短1000年内,小麦忽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而小麦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操纵智人为其所用,给自己大规模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为了适应小麦发展农业,却付出了无数健康、劳动、营养、人身安全方面的代价,这真是非常有趣的观点。
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后,人到底是不是会更快乐”这个问题的论述是最打动我的。自“科学革命”始,500年来,人类的确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仿佛能更好的掌握这个地球了,但代价是几乎陪上所有其他动物的'命运。相比较原来的数万年前的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真的变得更快乐了吗?
快乐到底应该如何计算?物质丰富以后,生活会更快乐吗?显然不是的。作者认为“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是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之间是否相符”。得到的和期望之间的差值越小,越容易感到快乐。这也是现代的心理学家教人快乐幸福的秘诀不过是:降低欲望,珍惜所拥有的。
有人认为快乐是因为自己赋予的意义不同而感受不同,因此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因为“意义”本来就是错觉和幻想,所以快乐也许只是一种自我欺骗。但更多的人认为快乐“不在于外部条件,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快乐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佛教却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应该是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因为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到持续的紧张、困苦和不满之中,所以才不会觉得快乐。人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
关于未来,作者提出了基因学、仿生学、电子智能三项领域的发展,它们让我内心激动,兴奋期待。作者指出科学的迷因与智人混血的后裔,将能够进化为一个甚至是多个远超现有智人极限的新种族,这些新种族在眼下的这些智人看来将会强大得如神一样,而阻止此类“神血后裔”诞生的技术难关,只是时间问题,技术进步很快能突破,而唯一真正能稍稍推迟它的到来的,只在于我们对“他们”的恐惧,在于社会、伦理方面的限制。
人类的一切发明,从来都是双面性的,人类不停地向外部进行探索,既会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坏处。而科学技术的发明,足够可以轻易毁灭人类和这个星球。
请让我们谨记该书结尾的这段话:“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类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负责。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2
?人类简史》是一本让人拍案叫绝的奇书,每一个事物的剖析都让我感慨作者是个世事洞明的奇葩,思维导向像青岛春天的风一样从四面八方而来向八方四面而去,每一处都能引起我对生命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思考,看物种起源那一部分时一直在想到底是经历了怎么样的基因延续才能生出我这样一个个体,从我妈,我姥姥,我姥姥的妈,我姥姥的妈的妈,从我爸,我爷爷,我爷爷的爸,我爷爷的爸的爸,这个延续过程中只要出现一丁点的差错我便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妈的.,太神奇,太幸运了!我还一直想要知道几百万年前我的基因在哪一个非洲智人的身体内存在着,她和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还会干什么,会不会像我一样思考一下人生,会不会想到几百万年后的后代里出现我这样一个傻缺,如果想到会不会还有动力继续延续下去,也会不会像我一样担心自己嫁不出去而导致基因无法延续、对不起列祖列宗[捂脸]每次想到他们那么艰辛才把基因延续到我这儿,我南山采菊的尼姑梦想就会动摇。
看到农业大发展那一部分的时候会憎恨那群开始种植作物的原始采集者,不然可能现在的我正在某棵树上摘桃子吃,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还给我揭开了非洲奴隶之谜,恶之源头是人类的七情六欲,如果欧洲人能像亚洲人那样勤劳,现在的美国可能还是纯种的白人,而不用成天担心自己的某言某行透露出民种族歧视而被起诉。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3
春节假期读完这本书,看到作者最后提到人类有了神的能力,却不负责任,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实是莫大的危险,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忍不住重读一遍序,高老师序写的非常好,基本上写出了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说这本书是历史著作确实算是非主流的奇书,能成为畅销书无疑是抓住了现代智人心中一直有的困惑,应该说,这样一个篇幅描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图景,看问题角度,表述人类社会发展关键要素的.深度实在让人佩服,特别关于资本主义教条,写的真是精彩,很短的文字让人对金融的本质,资本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按照作者提及的,没有太大的生物学差异,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电视上在播着最近大行其道的美食节目,大约也同样反应出人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佛太难,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比较容易,就像拜年时说的恭喜发财,好运啥的,说白了就是期待不劳而获,都是顺从自己内心的人,到一起就会有冲突,所以才需要规则。
基因技术是神一样的技术,外化的人工智能也可能制造一个神,这种趋势依旧不可逆转,但是这方面的规则远没有技术发展的快。看起来我们能在人类革自己命之前活着实在是幸运!起码社会种种不公平还没撕破人人平等的温情面纱,也还没有像我们看动物一样看人类的超级新物种让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看到太阳。
继续努力,也好好享受生活吧!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4
读完人类简史,感慨于作者对事物理解之深刻,如今的任何事物的来源都有其原因,都是通过时代的不断演化而来的。智人从一个不起眼的动物变成了如今主宰世界的主人,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更是不断努力的结果。然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当时中国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但是最后却是别国的探索精神发现了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可见探索精神之重要性。
说起澳洲,在原始时期,智人到达澳洲,那时很多大型野生动物,但为什么智人能战胜他们,有人认为是自然选择,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人却认为气候变化不足以让这些大型动物灭亡,智人学会用火,帮助了他们狩猎,同时在澳洲的大型野生动物认为智人这种体积小的动物对他们不能造成威胁,可能也是加之气候的影响,导致了大型野生动物在澳洲的灭绝。
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文化,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农业时代的出现,相对来说并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好过,他们需要下地种植小麦水稻玉米,需要弯腰插秧,浇水,除虫,于是演化出了颈椎病等疾病。以前的以物易物的方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出现了货币以及银行。这一切事物的出现都有其最本质的原因,因为需要了,因此就出现了。
文章最后谈到了快乐,一个人对于快乐的定义难免不同,这是世界上总有一种人不学习也聪明,没有钱也快乐,但那个人绝不是你。我们既然通过几千多年的演化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在生活中,要多从大的视角看问题,也许会快乐很多。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5
开篇即精彩,好书不容错过。作者真是脑洞大开,竟然发现了早已融入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惊天秘密——国家、宗教、企业之类的东西其实都是虚幻的、人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只要借助于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虚拟的现实就能控制着人类的生活,就能让一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共同协作、共同奋斗,从而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价值,这一发现真的让多少人惊奇不已、大跌眼镜!
通过阅读本书,个人认为人类进步的源动力是欲望在驱使,人类的每一步文明的发展前进,都是为了更好的享受——掌握了火的使用,除了能够驱赶野兽之外,最重要的.是获得热量、获得更容易消化且美味的食物;发明了语言和文字,除了能够更便捷的交流与合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精神层面的享受,诸如此类,发明车、船、飞机,甚至美食、电影等等,说白了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享受欲望和精神需求欲望。因此,个人认为人类的欲望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
作者不愧是来自以色列的青年才俊,通篇读过来,无不时刻被其博闻强识、博古通今所深深折服。全书涉猎面甚广,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天文地理、飞禽走兽无所不包,让人看了大涨知识的同时,不禁拍案叫绝,绝对是本好书。
不过作者在书中阐述的个别观点有点不能接受,作为一名传统的中国人,觉得作者有时候有点过分的宣扬自由平等了,过犹不及,谨慎接受。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6
合上书,心里有一种惊讶一种疑惑,茫然,或者说的更好一点一种冲击书里谈论了一些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或许之前我又有思考过快乐是什么,但却从未想过让一部分人长生不死的后果是什么?人类的科技又将走向何处?科技的尽头是灭亡吗?或是什么别的东西?往前看,1.3万年前的智人的到来毁灭了最后一个人类土着部落。往后看,那真是只能仰观宇宙之大了。
结尾的部分与其说是一种历史,倒不如说是一种预言。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科技走向巅峰,人类在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中灭亡。
那真的是灭亡吗?抑或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当今的'人类在思考科技进步,带来了什么,是否会造成人类自身的毁灭。当回首过去,我们已经改变,并且制造了那么多的东西,我们的思想改变也是那么巨大。曾经的我们,习惯性的形成聚落,聚集在一起生活。我们穿衣服不是为了遮羞,而是为了御寒,我们对于自己聚落的人,公开透明。而今天社会我们却不断强调自由,个人空间,这些概念。曾经的我们,脑海中只有眼前的一碗饭,只有捕杀猎物获取生存,道德之类的东西,在当时我们的脑海中可能还不如一碗大米来的实在。
我们是变了的,和原来的人类完全不一样,但不是说原来的人类已经灭绝了。
我们不一样,不过是传承和改进。
未来的人类呢,可能已经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思考方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道德规范,伦理教条。尽管安尼得特人无法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也无法理解未来人类的思想。
但他们同样会是我们的传承和改进,那或许是下一次轴心时代的来临,赋予他们新的精神世界。我们和他们站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第一次对未来有了模糊的预判。而且这些未来的第一代还将从我们手中诞生。
有动荡又不安,才能于烈火之中有蜕变。假如冬天将要来临,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7
前前后后持续了快一年的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了,随着读书工具的进步,慢慢喜欢上了听书,嗯,比起,收集的信息并不比少,但是需要更用心,用脑。
真是一本神奇的书,在不知不觉间竟然从最远古的农业革命,到工业发展,再到当今的科学革命,信息时代,从古巴比伦到英法美的崛起,甚至还穿插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嗯,可能是我读书不够,脑容量储存不够,所以在我看来,称“旷世奇书”也不为过。一本完结,除了感慨赫拉利的眼界与才华,也发现为啥自己的学习没有像他一样高效率,因为自己一直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不能从整体出发,没有把各个学科之间好好联系,老是顾此失彼,大意失荆州。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某个非常普通的下午,其实发生了会决定你未来一生走向的事情,而你浑然不觉。对生活,对历史,我们向来只有后见之明。
人类简史里讲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情,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对某个时代的`了解越透彻,反而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件而不是那个事件。但如果对某个时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到结果影响,只看到最后成真的可能性。事实上,真正只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也就是活在当时的人),正是最看不出历史走向的人。
时间将在你身上铺陈开来,时间向前,人也向前,你若回头去看,第一行就写好了归路。
共勉。
读?w人类简史的读后感篇8
这周,我通读了《人类简史》,不得不为尤瓦尔·赫拉利的学识所折服。
顾名思义,《人类简史》阐述的是智人从十多万年前萌生以来,到今天21世纪人类的演化与发展历史。除了线性的客观历史外,作者基于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来看待历史的发展,输出自己的主观观点。
尤瓦尔把人类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
智人为何能够在十几万年间,从弱小的食物链中层成员,一跃跃至食物链的顶端?答案便是人类的语言和认知。除智人以外的动物,也有他们自身的语言,能传递信息,但为何是智人取胜了呢?原因就在于,智人的语言能够创造出客观物质世界并不存在的事物,以此来达到智人之间的合作与团结。从石器时代的壁画、装饰物,就能看出智人那时候就已经创造出某种想象的东西,或是神明、或是神兽,将整个部落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捕猎巨型生物。发展到今天,我们会发现,其实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东西,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是不存在的,国家、法律、货币、正义、民主全部都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东西,但保障着70亿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序地生活。不得不说,讲故事,讲虚构的故事,确实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之前看过其他文章,也说,人类的历史的发展就是一场宏观叙事,人们信仰这一套叙事,社会就能正常运行,若这套叙事不能跟上时代了,就会导致礼崩乐坏,直到新的令人信仰的叙事产生。
渐渐地,人类开始培养农作物、驯养家畜,从之前的采集生活,慢慢固定下来,开始形成村落群居生活。在这部分中,我尤其注意到关于人类发展幸福感的描述。作者认为,发展到现在,虽然从演化意义上来说,人类,甚至那些猪羊牛狗等被驯化的动物都是成功的,因为他们的基因非常大量成功地延续了下来,但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来说,却远远不如以前。被驯化的动物基因得以延续,种族得以大量繁殖,但他们作为家畜来说,却一生被压抑天性,从死到生,无缘与大自然见面,甚至无缘与同伴玩耍、与母亲孩子相伴,只过着匆忙地完成任务似的一生。而站在食物链金字塔的人类,无疑是进化中的巨大成功,但论其个人幸福感,也许大部分人还没有采集时代高——工作时间加长了、工作任务加重了、世界变得复杂难懂了。
在人类的融合统一中,作者以帝国、货币和宗教来说明人类的融合统一,我个人认为也是表达全球化为历史所趋。十四、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给欧洲诸国带来了对这个世界全新的认知,他们开始探索新的大陆,但带来的不是和平,而多是侵占和屠戮。但与此同时,通过帝国主义武力征服,又确实让不同文化交融(甚至消失),完成了融合。货币,其实是一种信任的产物,你相信十元能换那么多东西,我也相信,他也相信,大家也相信,货币就能流通起来,促进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失去信任,货币就等同于废纸毫无价值。而由虚构搭建出来的社会秩序太过脆弱,所以此时需要一个看似超越人类的幻想搭建出来,同时要具有普世性的东西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宗教便是这样一种东西。但我本人因为没有什么信仰,我对宗教是否能起那么大的作用起怀疑的态度。
最后是科学革命,从十五十六世纪人类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到现在人类破译了不少自然法则,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到基因学,因为人类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术,又开始变得野心勃勃起来,人类开始想办法进行“吉尔伽美什”长生计划,改造基因,妄图成为创世主。作者对未来的想象偏向于悲观,将来智人也许会被基因更好的超人,或者是人机结合的生物所替代,等到那时候,智人还是现在的智人么?还是智人已经被改造得灭亡了?
最后,看了世界的编年史,一开始从亿年算,宇宙大爆炸,地球产生、生命产生,到智人产生开始从万年算、千年算、百年算。从时间的维度上看,智人的历史在物质历史中,实在是过于短暂与渺小。也许千万年后再看,不过是湮没于亿万年中被忽略的一段。
从微观的个体上来看,读了这本书也获益匪浅。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大多数是幻觉与虚构,我们得到的快乐与幸福,很多不过是消费主义和浪漫主义下催生的产物,他们既不必需也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与快乐。人类早就过了最快乐的时代了,当祖先漫步在丛林采集的时候,他们虽然需要躲避猛兽,但那时候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虚构的概念,他们要想的不过是哪里的果子好吃,哪里可能有野兔,哪里会有猛兽,等到天黑时,大家带着寻觅到的食物,一起用餐,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人类发展到现在,想象中的虚构世界与秩序越来越复杂,而人越来越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又在各种主义的耳濡目染下,变得浮躁与焦虑。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需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希望大家都能在短暂的智人经历中,更接近世界的本质,找到内心的平静。
智人很了不起,智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