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一篇读后感能够加深我们对名著内容的领悟,读后感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用到的一种应用文体了,是能够反映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章,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洞书本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洞书本读后感篇1
你一定见过蚂蚁吧,墙上、地上、草丛里……到处都能看到它们渺小的身影。可是,你见过一只藏在书本里的蚂蚁吗?打开金波爷爷写的《书本里的蚂蚁》咱们一起去瞧一瞧吧!
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故事,比如《寄来寄去的蚂蚁》、《给乌鸦的罚单》、《守着树墩的兔子》、《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大鲸鱼在海边》。但我还是最爱读《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故事。有只蚂蚁被书本压扁了,这时的它就像一个字,它在书本里移动,书中的字见了也学着它的样子开始移动。有些字跑到了封面上,结果迷了路,就变成了书名。书本里的汉字每天晚上变换着位置,编织着不同的故事。第二天早上,小女孩打开这本书发现它像刚刚买来的新书似的,每天她都会读到一个新的故事,从此以后她再也没买过书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也很神奇。一只小小的蚂蚁被书压扁后不但没有死,反而活得自由自在。它居然还像一个字,在书本里乱跑。我喜欢观察蚂蚁,也曾经在《自然传奇》中看到过各种各样的蚂蚁。书本里的蚂蚁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很好奇。我猜它一定有善于奔跑的长腿,是一位马拉松选手,这样才能在书中来回穿梭。也许它会是蚂蚁中的“体操运动员”,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造型。我猜它一定也是一只爱读书的蚂蚁,可以变换出不同的汉字,编织各种有趣的故事。
这么有趣的蚂蚁,我真想捉几只养在我的书里,看看它们都会变成什么字?每天会给我编出什么新鲜的故事?真希望这神奇的事情也能发生在我身上啊!
洞书本读后感篇2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洞书本读后感篇3
最近我一直在读《书本里的蚂蚁》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一本书,给我印像最深的故事是《兔子萝里》,因为故事里面说:萝里是一只灰色的小兔子。
他和其他兔子一样每天起来做做操、吃青草、捉迷藏可是让萝里最吃惊的是他的耳朵比其他兔子短,最糟糕的是,他很久就听说兔子跟老鼠长的很像,除了长耳朵之外。他怕伙伴们会瞧不起他,或者以为他是鼠类。天长日久,萝里终于决定不当兔子,他打算把自己化装成狗,因为狗的耳朵大部分比兔子短。早晨狗啃骨头他去吃青草,狗读报萝里也读报。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尖叫着:“看,这里有一只短尾巴狗!”萝里这才知道自己的尾巴太短,于是他决定不当狗,他把自己化装成一只熊,但是没有成功,这时,一只年长的熊告诉他:“我早知道你是一只兔子,为什么不好好当一只兔子呢?”萝里告别了熊,回到了家里。萝里想起当狗的日子和当熊的日子,它多惦记兔子伙伴啊!他来到屋外,看见外面已经一片白雪,兔子在雪地上对雪人。一只兔子说:“有谁看见那只耳朵有点短的兔子啦?他堆的雪人最棒了!”一只兔子看见了萝里,叫道:“就是他!”原来大家早就知道他耳朵短,但很喜欢它。萝里竖起耳朵,和兔子们一起堆雪人,他觉得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兔子。
我最喜欢这只小兔子了,就像我一样,要做最好最好的自己,这也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
洞书本读后感篇4
我们读了《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故事后,都觉得故事中的那只小蚂蚁和那些小小的字十分有趣,我也想和大家说说这个。
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蚂蚁,一到王一梅阿姨手中,就变得活灵活现了。这个故事以蚂蚁为主人公,讲了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这样一写,我觉得本来乏味枯燥的文字,顿时充满了活力,似乎它们都会像故事里的文字一样神奇地走动起来、跳动起来,引起了我读书的欲望。书中的每一个小小的字,因为在夜间出来走动走动,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排列的次序,组合的方式,句子的长短不一样了,段落的详略也不同了,从而,一个一个新的故事也就诞生了。正因为这一点,我有时也觉得这些小小的汉字,就是一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神奇的积木了!而汉字的神奇魅力还不止于此。这个故事中提到,每天小姑娘能从这本书中读到不同的故事。每当回想起这一个情景,我就会想起我们读书的情景,我觉得故事中小姑娘每天都能从同一本书中读到不同的故事,就好比是我们在读书时,刚开始你读一遍,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当你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时,你也许会有一点新的发现,新的理解,你也许会觉得同一篇文章,今天读起来就仿佛是新的一个故事了。
?书本里的蚂蚁》以奇异的故事情节激发我们的读书兴趣,指引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我想,这便是王一梅阿姨童话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了。而我,也正是因此深深地喜欢上了王一梅阿姨的童话。
洞书本读后感篇5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有一个小姑娘在经过一个古老的墙脚下时,看见了地上一朵红色的小花,她摘了下来,放进了自己一本陈旧的书里。
一只小蚂蚁正在这朵花的花蕊里睡觉,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第一天,蚂蚁住在了书本的第100页,第二天,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跑到了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惊奇,蚂蚁也变成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本书也变得不再安安静静了。
有一天,这个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她打开了这本自己看厌的书本,发现了新奇的故事,她一口气全读完了。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了这本书,发现了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这时,小姑娘发现了书本里有一只蚂蚁,蚂蚁告诉小姑娘它是一个会走路的字。
小姑娘明白了书本里的故事为什么变来变去。
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发现书封面上有一个字。原来是蚂蚁走的太远,不知道回家的路。
从此,这本书每天都会有新编的故事,小姑娘再也没有买过故事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同样一本书,我们每认真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理解。
好词有: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看厌……
好句有:“孤零零的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的唱着歌”、“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