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明确学习目标,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一份完美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冬天的树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冬天的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画过程中的乐趣。
2、能使用棉签大胆作画。
3、了解冬天的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观察,初步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
难点: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注意绘画方式,保持绘画整洁。
活动准备:
黄色、蓝色卡纸若干,棉签,颜料,课件《冬天的树》,范画两张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冬天的树,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
(1)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有许多的大树妈妈都发生了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观看视频《冬天的树》)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冬天里的树是什么样的?树枝有什么变化?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变得光秃秃的。这种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观察树干和树枝。问:大树妈妈的身体在哪里?树干是怎样的?
师:看!大树妈妈在向我们挥手呢!它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呢?
2、学习用棉签蘸颜料画冬天的树。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要怎么画呢?
(2)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小结:树上有树干、树枝。画时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教师边说边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尝试。
3、幼儿绘画
(1)请幼儿用棉签大胆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见过的或喜欢的树,可画一棵,也可以画几棵。
(3)作画时保持清洁卫生。
4、绘画活动结束
(1)将作品贴起来组成"冬天的小树林"并欣赏同伴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张作品。
(2)向客人老师介绍你的作品。
(3)整理小结。
冬天的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中,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
2、引导幼儿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
材料准备:ppt
经验准备:冬天动物迁徙、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现在进入什么季节了?
小结:原来,冬天里我们有好多跟夏天不一样的地方呢!那让我们做一个投票游戏。
二、感受冬天:
1、说说你心中的冬天(投票)
——说说为什么觉得冬天好?为什么觉得冬天不好?
我们每个人对冬天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李老师今天和你们一起来欣赏散文:冬天是什么?
——听到了什么声音?(是风)听上去感觉怎么样?(真大啊、)感觉怎么样?(冬天的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
小结:下雪啦,雪花飘飘真美啊。冬天是什么?冬天啊,就是北风呼呼,雪花飘飘。我们一起用这句好听的话说一说。
2、动物过冬
——下了雪的冬天更冷了,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观看ppt)冬眠(青蛙、蛇、乌龟),南飞(大雁、杜鹃、燕子)
小结:冬天是什么?冬天啊,就是青蛙、小蛇、乌龟在冬眠。冬天是什么?冬天啊,就是大雁、杜鹃、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
小结:冬天,动物的过冬方式都不一样的,有的飞去了南方,有的冬眠了,有的在家里不出门,比如:小蚂蚁就是躲在窝里,不出门的`。松鼠、兔子和绵羊身上长出更多更厚的毛御寒。那我们小朋友怎么过冬呢?
3、人们过冬
——怎么样能让我们不怕寒冷?(穿厚衣服、围巾等)
——怎么样能让我们健健康康的过冬天?(跳绳、跑步、做操……)
——怎么样能让我们开开心心的过冬天?(过年、玩雪……)
观看ppt
小结:冬天啊,就是穿上棉衣,穿上棉裤;就是早睡早起,一起来做运动;就是和家人热热闹闹的过年;就是和朋友开开心心的玩雪;就是我们的快乐时光。
三、完整欣赏诗歌“冬天是什么”引导幼儿学念诗歌。
四、活动延伸
冬天里有这么多开心快乐的事情,那李老师要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冬天,明天把你找到的冬天告诉给老师,分享给小朋友,好吗?
冬天的树教案篇3
设计思路:
春天吸引着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了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开展了本次活动《春天的花园》。让孩子蜜察图片、视频等方式,发现平时看不到的一些春天的秘密,从而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对春天植物、动物的生长兴趣。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和视频,发现春天的秘密。
2、感知春天的美,喜欢春天,感受自然的变化。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ppt、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情景激趣
1、 演唱歌曲“春天”。
2、 现在是什么季节?歌曲中的春天太美了,有花,有树,蝴蝶,蜜蜂,还有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
二、 观察体验
1、一起看一看春天花园的美丽景色。
2、你看到了什么?
3、重点观察。
1)种子
你们见过种子发芽吗?种子是一下子长的吗?(本文.来源:快思.礁网)科学家叔叔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把种子发芽长的过程拍下来,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种子到底是怎么发芽的?
小结:花园里种子是一天一天慢慢发芽长的,种子发芽长的秘密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呢,真是要谢谢聪明的科学家叔叔们了。
2)小花
春天的花园里开了这多么多花,你知道这些花是怎么开的吗?接下来我们要认真看哦,看看到底花园里的小花到底是怎么开放的?
小结:有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小花,春天的花园美极了!
3)蜜蜂
听,嗡嗡嗡,什么声音?谁来了?猜猜它会在花园里干什么呢?
小结:只要我们认真看,就可以发现小蜜蜂到底在干什么了。
4)蝴蝶
春天里小花的另一个朋友也来了,是谁呢?
小结:蝴蝶姑娘说有了这两对的翅膀,让小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4、感知体验
小结:春天的花园里藏着这么多秘密,你们猜猜花园里还藏着谁呢?我们一起看看去!
活动延伸:
春天的花园里,还藏着谁呢?
图片:有蚂蚁、蚯蚓用放镜观察。
活动反思:
还行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着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绪、情感、感知和体验。
冬天的树教案篇4
【导学目标】
1. 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 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导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学习课时】两课时
【课前预习】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济( )南 镶( ) 水藻 ( ) 贮( )蓄
发髻( ) 澄( )清 着( )落 看( )护
2.释义:
响晴:
设若:
秀气:
贮蓄:
澄清:
空灵:
3.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4.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自主学习】
1.听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研读精彩语段,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思考: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 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感情朗读第3语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课外练笔,感受一下自己家乡冬天的特点,看谁写得好。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技巧
巧,领悟思想感情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给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分析好在哪里。
2. 比较下列三组句子,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1)甲: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 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甲: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冬天的树教案篇5
一、活动名称:
快乐的冬天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并且能清楚的说出冬季的特征,了解冬季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练习画雪花、雪人等,能表达出对冬季的喜爱。
3.培养幼儿大胆绘画的习惯和欣赏美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纸、水彩笔四、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课件《快乐的'冬天》,引导幼儿认识冬天并了解冬季一些有趣的事情。
2.引导幼儿谈论和观察冬季趣事:观察雪花、雪地、雪人和小朋友冬季游戏的情景等。
3.引导幼儿画《快乐的冬天》,请幼儿发挥想象,画自己想画的有关冬天的内容。
4.幼儿画好之后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进行涂色,使画面更完整美观,请幼儿自己讲解绘画内容。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