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对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是极其关键的,需要我们重视实践的过程,热门的教学计划是我们在投入教学之前的必备材料,帮助我们更加有序的开展教学,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酿教学计划3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
2、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同学互读,读得正确流利。
三、理清文章结构(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事,可分为几部分?
2、学生默读,小组内讨论分段。
3、全班交流:课文记叙了围绕“酿”字发生的一件事。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感到很苦恼,晚饭吃得也不香。”)讲在上语文课时,东东发现老师把“酿”字读错了,立即向老师提出来。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他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他感到很苦恼。
第二部分(从“第二天上语文课”到结尾)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四、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酿”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默读课文说说,东东感到苦恼的原因。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用笔画出原因。
2、想象着东东的心情读读。
六、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酿教学计划篇2教材分析
《酿》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一位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知错就改的坦诚品格。
学情分析
我是一位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新老师,所以在教这一课的时候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这个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很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细心,做事很马虎。所以在教学中,我的重点是放在学习人物品质上,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橡皮筋、练习、焕发、酝酿、肃穆、气氛、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三、深入学习课文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东东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惋惜—懊恼—担心—紧张—高兴)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承认错误,受到表扬)
5、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知错就改)
四、总结全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五、作业布置
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酿教学计划篇3【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坦诚地正视错误、乐于接受意见的品格。
【设计理念】
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并且主动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诵、碟、橡、焕、怡、酝、穆、捣、乏、瞎”,会写“酿、耷、朗、诵、例、橡、善、练、焕、酝、肃、穆、氛、皱、捣、乏、瞎”,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练习、焕发、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柔和悦耳、平心静气、不可名状、怡然自得、晕头转向”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教育,懂得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从题引入,引起阅读兴趣。
1、(板书:酿)提问:同学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它读什么?(指名读)
2、围绕着这个“酿”字,一位同学和他的语文老师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看这师生间发生一件什么事?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或与同学合作理解词语。
②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围绕“酿”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指名回答。
四、认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
2、重点指导:
酝、酿:二字都是“酉”字旁,不是“西”字。
“朗”与“郎”比较;“练”与“炼”,“焕”与“换”比较。
注意“善”字的笔顺。
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认真书写。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3、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围绕“酿”字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质疑问难。
1、细读课文,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在课文中作个批注。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疑难或发现。
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刘东东心情的语句读一读。
①指导学生读这些句子。
②互相交流:
A、刘东东的心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讨论:你喜欢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
3、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
(可表达对刘东东及他的语文老师的赞扬;也可谈明白的道理。)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刘东东心情变化的语句及语文老师真诚接受意见并改正错误的描写。)
四、总结课文,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插叙的表达作用。
2、体会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对表达感情起的作用。
五、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课外延伸。
课后和别人讲一讲自己和老师之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