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写教学反思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份有意义的教学反思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的,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1
(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在今天的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不再是原有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围绕情景“帮兔奶奶采蘑菇”这一主线,进行游戏,并自由地表达与表现,教师只需要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引导。
(二)注重活动的整合。
在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幼儿的多元化智能的表现,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的状况。在 “小兔采蘑菇”活动中,我充分注意到每一领域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间的互动与渗透。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通过活动,幼儿的运动技能,观察,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均得到发展。
(三)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善于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善于提升、整合幼儿的经验,为幼儿的探索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为幼儿发展提出挑战;积极的调整预设计划,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保证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看到自己不够的方面: 活动中自己的语言提示过多,阻碍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整合数的时候应注意逻辑性。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2
本次翻课我选择的是大班体育,因为我们班孩子比较活跃,日常的体育活动孩子兴趣十分浓厚,我一方面顺应孩子的兴趣,一方面也是希望对自己体育课程内容把握的一个提高。
气球是幼儿常见的、易得的材料,我们班幼儿对气球有相应的游戏经验,但从未系统的有层次性的玩耍过,考虑到对幼儿能力的提升。例如:让气球不落到地上,能训练幼儿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判断,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碰触气球,能让幼儿感受到身体各部位运动灵活性之间的差异;将轻飘飘的气球拍到更远的地方,则需要幼儿体验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弹力;躺到气球垫上,则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一种掌握和控制身体平衡的独特体验。
在环节设计上,我基本遵照原视频课老师的活动流程,延续了本节活动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思路。本节课的亮点在于:
1、动作探索。首先,让幼儿创造性地用手的各个部位(手指、手背、拳头等)来垫气球,感受垫气球的快乐,了解气球的特性。然后,让幼儿大胆猜测除了用手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也能垫气球,并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验证。幼儿在验证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自然地感受到了身体部位和运动的关系。
2、竞赛挑战。大班幼儿喜欢竞赛、挑战。于是在幼儿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垫气球的挑战赛,让幼儿选定挑战部位进行挑战(头顶、脚踢等),给幼儿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和挑战他人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每个个体的动作表现,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趣味“排球”赛。运用排球赛作为游戏情节,让幼儿尝试向前方远距离拍球,进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与爆发力,在紧张、激烈、刺激的竞赛游戏中挑战自我。
4、气球按摩床。这个游戏有极大的趣味性,既可以让幼儿进行放松,又能让幼儿挑战自我,克服恐惧感。同时在与气球间接的接触中,幼儿还可获取一些有关“力”和“平衡”的科学经验。
但是同样因为对课程存在生硬的照搬照做,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下:
1、在活动的最开始热身,我也像原课程老师那样让孩子规整列队,自行调整位子,但由于孩子以前没有过同等的经验,因此在这个环节显得比较生硬,事后在评课中各位老师们也给我提出了一些好的引导,例如:在体育课程的热身环节可以更加自由的请幼儿跟随老师活动全身,找到空位站好即可。这是我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需要吸取和借鉴的。
2、热身结束以后,请幼儿拿气球,因为担心户外起风的缘故,本节课在室内进行,为营造神秘一些的氛围,要把气球事先装进黑袋子里,但是活动准备时未能找到很大的`黑色袋子去装气球,我把气球放在了稍微远一点的条桌下面,因此在拿气球时孩子一拥而上,感觉像是在抢气球。在以后活动中我要考虑道具摆放位置的问题,考虑更多点的因素。
3、活动中的放松活动被我临时省略了,因为时间的原因,这也是不完美的地方。
4、最后的趣味“排球”赛环节,因为孩子初次未能遵守“音乐停止,变成木头人”这一规则,我在措辞上说出了“游戏作废”,忽略了幼儿的劳动,游戏中尝试失败,和常规强化是可以存在的,我放大了这次试错,以后在课程言语把握上需更加谨慎些。
经过了本次翻课活动,我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改进本次活动中暴露的问题,争取以后做的更好。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3
教学意图
孩子的攀爬能力一般很容易被大人忽视,攀爬可以从多个方面给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攀爬活动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耍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为了幼儿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使他们身体更灵活,反应更敏捷。开展此次活动,进行幼儿能力地训练,使幼儿的柔韧性与攀爬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训练敏捷的攀爬取物能力。
2.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会会攀爬技能。
2.攀爬墙上悬挂或贴各种昆虫,垫子铺成草地,椅子排成小桥。
3.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引出主题。
教师当壁虎妈妈,小朋友当小壁虎,戴上头饰,一起去捉害虫。
2.热身活动,做准备操。
3.动作练习。
小昆虫停在了墙壁上,小壁虎该怎么办呢?
(1)个别幼儿示范练习(重点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能很快向上爬,往下落)
(2)幼儿自由练习。(重点)
4.游戏:《壁虎捉虫子》
(1)小壁虎爬小草地,爬小木桥,爬上墙壁,取到小虫子,往回放到筐内。幼儿练习。
(2)游戏比赛若干次。
教学结束
1.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运动操。
2.收拾场地,回教室休息。
教学反思
活动效果非常好,通过这个活动,使我懂得怎样对待难以引导的'孩子:
1、耐心引导,以鼓励为主;
2、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帮助;
3、单独训练,慢慢教,使他们跟上全班节奏。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4
一、设计理念
飞向天空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驱使下,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逐步实现了自由飞翔的理想。自由翱翔的理想来源于人类摆脱自身的局限,达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渴求。幼儿更是有这种渴求。我想通过“青蛙飞行员”这一语言活动,让幼儿的创造理想以及如何实现理想的现实认识都得到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三种角色实现飞天理想的不同态度和行为,领悟坚持才会成功的道理。
2.了解人类探索飞行的方法与尝试飞行的历史。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20页《发明飞机以前》。
2.故事《青蛙飞行员》
四、活动重难点
通过三种角色实现飞天理想的不同态度和行为,领悟坚持才会成功的道理。
五、活动过程
一、大家都想来飞行。
1.师:除了我们喜欢飞翔以外,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很想飞到天上去,他们会碰到怎么样的困难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为幼儿故事的前半段,(开头至“她长出了一对像蝴蝶一样的大翅膀来。)。
3.师:小狗和小猫都想了些什么样的方法呢?它们的方法有没有成功呢?第一次失败后,小狗又想了个什么办法?成功了吗?小猫有没有再去尝试?它怎么做的?
二、不怕困难,坚持才会成功。
1.师:小狗和小猫都不敢再去尝试了,还有没有别的小动物会去试呢?我们继续听一听吧。
2.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后半段(“当青蛙说~~~”至结束)
3.青蛙打算造飞机时,别的小动物是怎么对待它的?小青蛙是怎么说的呢?
4.小青蛙最后成功了吗?这时候,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说的呢?你喜欢小青蛙吗?喜欢它哪一点?
5.带领幼儿来念有趣的台词。
6.引导幼儿结合图片,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
三、人类的飞行历史。
1.师:很久以前,人们就梦想着飞行了,他们都想了一些什么方法呢?
2.结合活动材料第20页,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发明飞机以前》,了解人类探索飞行的历史。
3.教师: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飞上天空,登上月球了,还把探测仪送上了火星。你能说说人们是怎样飞上天空,到月球、火星上去的呢?
4.幼儿再次完整跟念诗歌。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5
思得:
在以往的投掷课上,“学困生”总是练习兴趣不高,总躲在练习队伍的后面。于是在开课前,我进行了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景下,我们个人的竞争力显然是微不足道,仅有个人置于团体内部才能取得成功。今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各成员要互帮互助来学习投掷实心球得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练得最好!哪个小组投掷得成绩最远!”经过这样地说服学生的进取性大增。
以往我总是让本事强的进行挑选本组的学生,他们总是不大愿意那些本事差的学生,本事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这次我进行换位思考。反之,我挑选出4名原先投掷本事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剪子、石头、布”的形式进行挑选本组的学生。他们找回了自尊心,练习的动力十足。接下来,各小组的组员纷纷结成“一帮一”的学习对子,手把手的进行帮扶练习。在最终的“投掷实心球”接力赛中,有许多的“学困生”投掷还很远,也成为了“投掷小明星”,练习效果很好!
思失:
练习的器械(实心球)较少也影响了练习效果,课后我想能不能用其它的物品来代替实心球,比如:用废旧的大饮料瓶装满水;用废旧的皮球装满沙;用废弃的泡沫包起石块……这样便解决了器械少的实际问题。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6
结合分析我对本次教学活动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课前练习不够充分
想要把一个活动完美的呈现出来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幼儿在活动前没有接触过高跷,没有真正地踩过,那本次教学活动又将如何开展呢?在活动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活动,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活动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二、情境贯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三、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四、要注意活动细节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活动中开小火车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本次教学活动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着课题式研究实施课例的原则,也是初次在公开课中体验体育游戏带给我的意义,更为了我在体育游戏的组织中得出更深刻的有效策略,同样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衷心地希望:走进我的快乐体育游戏课堂,能让大家欣赏到我与幼儿之间碰撞出快乐的火花;聆听到最真切的悦耳笑声。在没有压力的轻松氛围下真正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能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他们为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7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难点:学习对给定的7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活动准备:课前准备幼儿能说出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 记录表人手一份 动物图片4个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电话机)对了,相信小朋友家中都有,那我想知道,你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谁来告诉我,我来帮你记录下来。
分析讨论。这些号码有几个数字组成?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一样?
二、寻找电话号码中的秘密。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电话号码。发现其中的秘密。
1、电话号码中藏着一个秘密呢?你发现什么秘密?
2、每家的电话号码有重复的吗?
3、怎样让电话号码不重复?
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是一样的。后面3个数不一样,为什么?
三、为小动物装电话。
动物园里要给小动物装电话,请小朋友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出示四只小动物(陆地和水中个两只)。
1、分清分清陆地上的动物和水中的动物这些动物住在那里?
2、设计电话号码。
提出操作要求:
a、每一只动物的电话号码都要用到1——7这7个数字。
b、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c、7个数字不能重复。
d、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一样后面3个数不一样。
3、你想为小动物设计什么号码?幼儿说教师板书然后集体检查。
四、幼儿设计电话号码。
1、出示记录表,提出活动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交流验证。
1、你给谁设计了电话号码,是多少?师幼共同验证是否按要求。
2、请幼儿和同伴客人老师交流检查电话号码。
六、抽奖增加乐趣。
从孩子熟悉的家庭电话号码人手激起幼儿的兴趣。
寻找电话号码中的秘密发现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是一样的。后面3个数不一样的规律。以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尝试用7个数组合成不同的电话号码。交流验证体验成功的快乐。抽奖进一步体验快乐。
大班教学活动教学反思篇8
上周四,在xx幼儿园聆听了06届幼师上课、说课比赛,让我感悟很深!尤其是区中心幼儿园的两位男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大班的体育活动——助跑跨跳。
执教老师营造了喜羊羊去蓝堡拿项圈的情景,让幼儿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助跑跨跳。他先让幼儿自由练习助跑跨跳,然后让一个幼儿示范,然后自己示范,最后再幼儿练习和进行游戏,到蓝堡拿项圈的活动。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情景中练习助跑跨跳,一点也不枯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热身运动时,教师能将热身运动和基本动作结合,为基本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直以来,体育活动是很多老师最怕组织的活动。因为户外场地大,班额人数大,对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挑战。看到两位男老师组织体育活动,胆大心细,不断地鼓励到一个孩子。
同时我也有自己的几点疑惑:
1.在基本环节中,有没有必要创设一个自由探索环节?还是老师直接示范标准动作。幼儿自由探索的意义是为了什么呢?
2.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助跑跨跳,学习其关键的几个动作,比如起跑、跨跳、腾空、落地等动作。需要将加高作为一个难点呢?如何需要较高,那么该如何加高呢?设置游戏的目的是没什么?
3.教师对活动中幼儿的保护该如何做呢?
4.另外,幼儿剧烈运动后,不宜让幼儿马上坐下来。
5.游戏前,游戏的规则,或者游戏的起点、终点,到要讲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