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8篇

时间:2023-07-22 作者:Lonesome

教案是教师常用到的一种文件,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纪律性的材料,教案是老师上课框架和路线图,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8篇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且渴望与同伴、成人进行分享。本次活动以“六一快乐分享会"”为主线,通过才艺分享、玩具分享、美食分享等环节,引导幼儿学会主动、大胆、自信地跟家人、同伴分享自己的本领和礼物,鼓励幼儿通过互助、交往、展示等方式,传递、分享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在分享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在与家长、同伴充分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美食,乐于分享美食。

2.愿意与家人一起在众人面前展现オ艺,感受大胆表现的喜悦心情。

3.能用恰当、友好的方式交换礼物,理解朋友之间要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几种制作简单美食所需的食材(如果汁、沙拉、水果拼盘等),幼儿自带喜欢的玩具2-3个,“幼儿学习材料”一一《快乐总动员》。

2.幼儿提前准备好要展示的才艺,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商讨、制订“分享会计划。

活动建议:

一、组织オ艺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亲子庆六一的快乐。

1.请幼儿与家长展示オ艺,鼓励幼儿大胆展示并介绍自己的オ艺。 提示幼儿学当文明小观众,用掌声、微笑等对“小演员”进行鼓励。

2.师幼和家长一起演唱《六一唱起来》,再次感受节日的欢乐

二、组织玩具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与朋友一起庆六一的快乐。

1.组织幼儿讨论分享玩具时要注意的问题。提问:怎样才能将你的玩具分享给好朋友?

小结:要向同伴介绍自己玩具,说清楚玩具的名称、玩法,然后演示玩法,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这样才能成功交换、分享。

2.幼儿自由交流、进行玩具分享。

提问:和好朋友分享玩具后,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和好朋友分享玩具,不仅可以玩新玩具,还交到了新朋友,得到更多的快乐。

三、组织美食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1.请幼儿商讨、设计自己想要制作的美食。

提问:你想制作什么美食?你制作出的美食要给谁吃?

小结:节日里为家人和好朋友制作美食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小朋友们可以试着自己动手给爸爸、妈妈、朋友制作美食。

2.幼儿与家长分组制作美食,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工具。

3.亲子共同品尝美食,体验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与家人制作的美食,交流制作美食过程中的感受。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为其他家人制作美食、展示自己的才艺。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2

教学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 示范讲解法 行为辨析法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轮流分享与“先宾后主”的分享规则。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仪仪。

核心要素: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谦让、知爱惜、共分享、更知礼

活动准备:

课件《一辆小汽车》

基本活动:

(一)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你家里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吗?”

“你让别的小朋友玩过自己的玩具吗?

(二)关键步骤

1、情景表演或课件演示:《一辆小汽车》

2、组织幼儿讨论:

(1) 假如明明喜欢玩汽车,那么你们为明明想一想,到底是一个人玩有趣,还是和大家一起玩有趣?

(2) 他们是怎样玩的?为什么要谦让?为什么明明要让军军和甜甜先玩?

(3) 玩别人的东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结合核心要素,让幼儿讲述与同伴共享玩具的方法。

活动延伸:

1、在班上设“玩具角“,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玩具拿到幼儿园与朋友共享。

2、建立分享的规则。

3、规范自身行为,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注意事项:

1、要防止孩子在分享玩具的同时,产生攀比的心理。

2、注意解决分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幼儿爱惜玩具的好品质。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附:故事《一辆小汽车》

明明边走边高兴地看着手中的玩具电动车。他是多么喜欢电动小所车啊!

这时,他看到军军和甜甜正从对面走过来,他迫不及待地向他们打起了招呼:“军军,甜甜,我爸爸给我买了一辆新玩具车,我们快来跟我一块玩儿吧!”

军军和甜甜高兴地说:“好啊!”

于是,明明、军军和甜甜一起来到一块空地。

明明说:“军军,甜甜,玩具车是我的,你们先玩吧。”

军军说:“甜甜,你是女孩子,还是你先玩吧!”

甜甜愉快地接过玩具车。她轻轻地将玩具车的电门开关一按,小汽车飞快地向前驶了出去。大家都拍起手掌跑起来。不好!要碰到一块大石头了!大家都紧张了起来。可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小汽车居然灵活地绕过了石头,慢慢地停了下来。

轮到军军玩了,他想让小汽车越过面前的小土沟。军军将汽车用力推了出去,可是,小汽车没走几步就翻了个跟头。明明心疼极了,赶快抱起小汽车看看摔坏了没有。

甜甜责怪军军说:“看,你也太不小心了吧!”

军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走到明明面前说:“对不起,都怪我不小心。”

明明望着军军满脸内疚的样子,心里也感到很是过意不去,于是,他又把玩具车递给了明明,说:“没关系,你快接着玩吧。”

这次军军可小心了,他接过汽车,将汽车放在了离小土沟不远的地方先用手轻轻地推了一把小汽车,小汽车摇晃了一下身体,但是很快地而且顺利地越过了土沟。

明明想玩汽车的方法更特别,他想让汽车爬上一道斜坡,但是玩起来可费劲了,他几次打开汽车的电门,小汽车都从高处滑了下来,明明急出了满头大汗。

甜甜说:“不要着急,我们先想想办法吧。”

军军想,汽车爬不上去,主要是车轮打滑的缘故。他突然想起了科学活动中,让小蜗牛爬坡的原理,用小棍子在斜面上画了一道一道的横道,“嘟嘟嘟……”小汽车还真的爬上了高坡。

明明说:“军军,谢谢你帮我!”

军军说:“不客气,我们应该谢谢你,是你让我们大家都得到了快乐。”

甜甜也笑笑说:“谢谢明明,等我有了新玩具,也要和大家一起玩。”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逐步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学习与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认识字宝宝(玩具 大家 请问 谢谢)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玩具大家玩。

2、友好的玩。

活动准备

1、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 :

激发情绪,介绍玩具,看别人玩———体验情绪,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乐。

一、 情境??

1、介绍个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

2、玩玩具。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

(2)讲评

请玩得多的和玩得少的幼儿来做一下情景表演,让幼儿讨论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

老师小结。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二、认识字宝宝

学习认识玩具 大家 请问 谢谢

(1)在幼儿拿出玩具的时候让幼儿记住字宝宝玩具一词 在实践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

(2)请幼儿上台进行情景模仿 说出请问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并学习请问一词

(3)当收到别人分享的玩具之后学会说谢谢 并能认识谢谢一词

(4)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一起玩的概念 并学会大家一词

三、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都可进行这类活动教育。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情绪体验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

教学反思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4

活动目标:

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知道合作时,应分工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活动准备:

“抬花轿”示意图,轮胎,报纸。

活动过程:

一、利用儿歌“小蚂蚁搬骨头”导入,知道合作的重要。

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增进幼儿对“齐心协力”的理解。

教师小结:齐心协力就是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一起把事情做好。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

二、玩游戏,学习分工和协商。

1、抬花轿游戏

让幼儿观察示意图,知道游戏玩法:幼儿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三位代表玩抬花轿,其余幼儿观察玩法,而后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前,需要大家互相协商,做好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抬轿人,才能玩好这一游戏。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尝试学习分工、协商和游戏。

2、蜘蛛爬游戏

这个游戏必须要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中四个人要向前移动轮胎,前面一人拉,中间站一人并向前移动,后面两人推。途中也可以更换分工,比一比哪一次合作行进的速度最快。

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进行一次后,组织幼儿讨论,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最快?

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游戏开始时,四个人首先得商量好谁在前面、中间和后面,每个人的力气以及所在的位置直接影响轮胎前进的速度,因此中途进行人员调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才是合作成功。

三、游戏竞赛,体验合作的快乐:踩报纸游戏

幼儿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张报纸,当听到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赶快把报纸对折,四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游戏进行一次后,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样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办法?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让四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依次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最后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了解保护树木的有关知识和具体办法。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视机。

2.森林挂图和活动雨点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让幼儿知道茂盛的森林给我们带来美好、舒适的环境。

2.引导幼儿讲述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树爷爷的独白(出示森林挂图)。

小朋友们好!我是树爷爷,我的本事可大了。下大雨的时候(出示雨点图片),雨水很快很快地落下来,我用树枝一挡,雨水就慢慢地落到地上,同时树叶喝掉一部分水(把雨点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树叶内),这样,落到地上的雨水就少了。地上还有许多落叶,又喝掉一部分水(把雨点图片插入挂图上的落叶内),这样 ,雨水就变得又少了,然后慢慢地渗到泥土里。泥土里的树根又能喝些水(把雨点图片插入挂上的树根中),并且紧紧抱住泥土,不让泥土被水冲走。我们树木呀,就像一块非常非常大的海绵,让很快很快地落下来的雨水流速减慢,又把许多的水喝掉了,这样流到河里的水就少了。

提问:树爷爷有什么本领?

3.教师:瞧,树爷爷怎么哭了?为什么呢?请看录像。

4.观看录像,让幼儿知道住在长江上游的树爷爷和伙伴们被人砍掉了。

5.提问:树爷爷为什么哭?后来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6.接着观看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的录像,让幼儿知道砍伐树木造成的后果。

7.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大洪水?

小结:住在长江上游的树爷爷和伙伴们被人砍掉了。夏天因为连续下雨,许多许多雨水很快很快地落到地面上,又很快很快地流到河里,这样,河里的水越来越多了。没有树爷爷,许多泥土也随着雨水一起流到河里,河里的水就涨起来了,就形成了大洪水。

8.讨论如何保护树木。

种植小树苗,给树苗浇水、施肥、捉害虫、修剪叶子,不乱折树枝,不爬树,不在树身上乱刻,不在树身上拉绳子晾衣物、荡秋千等,减少环境污染。

9.游戏:种植小树苗。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背靠背”游戏活动,动物短片观看活动,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合作的意识。

2、游戏时能团结合作,并共同协商,探讨游戏成功的规则。

3、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短片、dv机

2、幼儿初步学会玩“背靠背”的游戏

3、初步了解生活中需要合作的事情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幼儿玩“背靠背”游戏。

(1)幼儿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背靠背,两腿稍微分开,胳膊肘夹紧,两人蹲下并成功站起。

(2)提问:“你和谁玩了这个游戏?你成功了吗?”(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成功与失败)

(3)幼儿再次玩“背靠背”游戏,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提问:“这次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成功的?”

(4)教师小结:在游戏中,小朋友们通过团结合作、听指挥,都成功了,你们开心吗?那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合作、听指挥。

2、短片引思。

(1)幼儿观看短片。

师:“仔细看一看,听一听,短片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成功了吗?”

(2)提问:“小蚂蚁刚开始把豆子搬起来了吗?为什么

后来搬起来了吗?是怎么搬的?它们成功了吗?

(3)拓展经验:

a、那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团结合作来完成?哪些事情需要听指挥来完成呢?

b、出示照片,讨论幼儿生活、游戏中关于团结合作的实例。(走大鞋、跳长绳、合作抬桌子等)

c、欣赏短片表演《击缶而歌》,让幼儿再次体验合作的重要意义。

(4)教师小结。

在生活游戏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想办法、需要商量,才能成功的完成。你们说对吗?

3、合作实践。

(1)重新体验游戏“背靠背”。

(2)体验合作游戏:“抬花轿”、“走大鞋”。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课堂学习的基本规范,体验课堂学习的种种乐趣。

2、学会经常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天天进步的喜悦。

3、知道课间活动中哪些事情有危险,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不玩危险的和妨碍他人的游戏。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4、知道玩、学结合的道理,参与多种课外生活,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简单的课余生活时间表。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感受乐趣

1、 出示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的场景图,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你看到了什么?)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请你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生活情景。

(我们是不是也有像这样在一起学习的情景呢?你能说说看吗?)

2、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说一说课堂学习中还有那些乐趣。

3、 诵读儿歌《快乐的课堂》,引导孩子们说说课堂上的行为规范。

(1)学习真快乐呀,那你认为怎样的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呢?

(2)你知道课堂上的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3)学习儿歌《快乐的课堂》。并请个别小朋友即兴表演,要求体现出爱学习的快乐心情。

二、 自我对比,体会进步

1、 昨天的我。

当你还没有成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时候,你是一个怎么的小孩呢?

2、 和昨天比一比,今天我有那些进步?

3、 出示p41页插图,说一说你的进步,你的快乐。

表你的进步,你的快乐,记录在p41页的空白处。可以用文字或用画的方式来表示。

三、 我们的快乐,让我的进步变成大家的进步

展示学生绘制的“我的进步,我的快乐”的成果。

说一说,怎样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自己变成爱学习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交流分享

1、老师刚看到小朋友们在外面玩的真开心啊,你们在玩什么呢?(不做评价)

这么多好玩的游戏,那哪些是安全、有趣又有益的课间活动呢?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 讨论导行,总结反思

1、 观察p42-p43页的插图,一幅幅观察、分析、评价,并用笑脸和哭脸表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2、 结合自己每天的课余生活,给自己的课余活动进行时间顺序安排。(学生独立安排可以用画或图中编号表示)

3、 对几个典型的时间安排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三、 进行正面引导,倡导“会玩,会学”

1、刚我们讨论了课间的活动安排,那除了上课和课间,我们还有其他很多时间,你都喜欢干什么呢?

2、观察、学习p44-45页

4、 结合“回音壁”的学习,总结本课学完后自己的感想。

中班社会爱分享教案篇8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识了。他们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热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样做客的一些礼仪还不是很了解。因此,结合小班数活动内容“认识3以内的数”,预设了本活动,旨在让孩子在做客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3以内的数数活动,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体验去朋友家做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布置家的场景:物品按数量1、2、3一组分散放于三个柜中。1——3数字宝宝图片(粘于椅子上)

2、水果一篮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带礼物去看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带什么礼物去呢?

模仿开汽车,边唱歌:看朋友,到数字宝宝家。

敲门,进去,和数字宝宝打招呼。

个别提问:你在和谁打招呼?

2、送礼物

(1)思考:应该怎么送礼物,数字宝宝才高兴?

要求:你送的水果个数要正好是数字宝宝表示的意思。

幼儿选择礼物给数宝宝

讨论:老师送的礼物对吗? 互相检查。

(2)参观数字宝宝的家。你觉得数字宝宝的家怎样?(东西摆放)有几个柜子?看看柜里的东西,你发现什么?

交换数字宝宝朋友,把水果放好。

3、回赠礼物

1、 2. 3数字中你还有哪个数字宝宝没打过招呼,带上数字宝宝去选它送给你的礼物。

个别介绍,互相检查。

4、听音游戏

听到几下声音,就请几宝宝出来。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找朋友”舞。

5、和数字宝宝再见,开汽车回。

(新年教案)我们长大了

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 幼儿在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从多方面的比较中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能力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快乐。 又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语常活动:我长大 要求:

1、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准备:

1、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4、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

(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 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