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文最新7篇

时间:2025-09-27 作者:Lonesome

在写作过程中,保持个人的独特声音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促进自我成长,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重庆》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重庆》作文最新7篇

《重庆》作文篇1

每到了春节的日子,我就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年,我的老家是重庆,那里的春节,和我现在住的济南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除夕的早上,天刚刚才有点亮,每家每户就开始烧香,然后在门的侧面贴个红豆,这个是表示全家都会平平安安的,吃完早饭以后,孩子们就会跟着大人帮着一起挂灯笼贴春联,使用的胶也是很不一样的,用的不是双面胶,用的是浆糊,先是挂上灯笼,然后再贴上春联。

小孩子们跟着大人干完活以后,大人会给孩子们买喜欢的鞭炮,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是非常喜欢放鞭炮的,去街上随便找了一家商家,都是可以买到新年的用品的,鞭炮的种类也有很多,到了除夕的晚上,孩子们都可以放,店里的糖果也有很多,大人们也会给孩子买很多的糖果,孩子们一边放着鞭炮一边吃着甜甜美美的糖,真的是格外的高兴。

晚上是最热闹的了,大家一起吃着好吃的食物,一起说说话,孩子的注意力早就不在饭桌上了,就想着赶紧放鞭炮,天色慢慢暗下来,家家点着灯笼,锅里面再放上两个馒头,这个表示全天都有饭吃,不管你家里有几盏灯,只要是灯就全部打开来,全村都是灯火通明的,然后就开始放烟花,满天的烟花,各种各样的。看着热热闹闹的场景,我非常的高兴,到了晚上8点钟,大家都会准时的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晚上得两三点钟,大家有时候都起床了,我会把边贸能当做闹钟,只要鞭炮一响,那就别想再睡下去了,那个声音可是很大的,老一辈的人会给孩子们压岁钱,当然孩子们要先给长辈们磕头。全村同族男人到家祠常拜祖先,以表怀念,并请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族人丁兴旺,来年如意平安。4点多种,堂屋便成了人最多的地方,因为辈小得要给辈大的磕头,以表尊重,也祝老人长命百岁。5点多种,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鸡蛋;吃鸡蛋寓意学生们成绩更上一层楼,打人么吃鸡蛋表示全年都要团团圆圆。

从初三开始,家家户户会到亲戚们家里去拜年,串门子,到了正月十五,该上班的人都去上班了,该上学的孩子也开始上学,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重庆》作文篇2

有人赞扬草的顽强拼搏、乐观向上;有人被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感动得五体投地;有人被梨、杏、桃那诱人的芳香迷得神魂颠倒;有人看到柏油马路的宽阔、平坦而满心欢喜;更有人看到山路的蜿蜒、盘旋而觉得富有诗意、饶有趣味……可是,谁又会为那平凡的路谱曲、做诗呢?

史载玄奘西行,他大多时候是孤身一人。我认为《西游记》中的三个徒弟是玄奘的三个侧面:悟空代表的是开路者的勇敢,八戒代表的是行路者的坚持,沙僧代表的`是寂寞者的坚持。悟空,一个勇敢者的形象,敢于与挡路者搏杀。只要有勇气,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开路者就能像悟空那样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玄奘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最终才功德圆满、取得真经。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经学过一个英语,共有八册书,叫《突破英语》。一学期只有一册,每个周末都要去学,而且路程很远。当时我也想过放弃,因为毕竟要学八册,太多。但是我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打算真的放弃。我这时就走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这条路,并走向了成功。

想想如今正在腾飞的中国,不也正需要路的精神吗?愿我们这些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华夏子孙都能具有路的精神,从而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重庆》作文篇3

按照重庆的老规矩,春节在腊月末尾才开始。天气添了几分寒冷,也添了几分热闹。一年到头了,大家也并不计较什么杂七杂八的,反而更加热情地准备着迎春过年。尽管,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腊月十二那天,家家都陆陆续续准备起了年夜菜。年夜饭是在一家人团聚时吃的一顿饭,不管是外出打工的,还是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都要及时赶回家里。

这顿饭仔细一琢磨,反倒也是人与人情感的传递——饭菜花样很多,但始终是那几样熟悉的材料——各类米,黄瓜、白菜、猪蹄、玉米、土豆……这不是年夜饭,而是农民对收成自傲的,得意的表现,也是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十二这天还要包红包。把两百元大钞塞进红包里,封好,藏起来,大年初一时再拿给孩于们。到了年末,人人都欢天喜地,老人们再把年前包好的红包变戏法似的拿出来给孩子们,大家都乐开了花。在重庆,春节当天,必需给“压岁钱”。

腊月十二开始,铺子都加快换上了年货,把店里打扮的焕然一新,挂上红灯笼,贴上窗花、福字,一片红红火火,万象更新的样子。老街也多了不少摆摊子的——卖糖人儿的、卖果饯的、卖泥人儿的、卖麻花儿的、卖江米糖的等等。孩子们都喜得快要发疯了,这些都让他们笑得更欢。

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货郎挑着担子,吆喝声,叫卖声比平时更多,更响亮,包括那些仅在这几天出没的,例如卖年画的、卖米糕、卖红点馒头的等等。

大人们也没闲着,他们必需加紧准备好初一,初二,初三,至初八的饭菜,为的是迎接客人。也还要忙着挑衣服,挑鞋子,以表现出焕然一新,“新年新气象”的样子。

孩子们也兴高采烈地要来零花钱,奔上街。第一件事儿就是买玩意儿。插在架子上的面塑,站在柜上的泥人,会发光的'瓷猪,样样都被染得五光十色,红、黄、蓝、绿、紫,糊糊涂涂地混在一起抹上,也不知道好看否。反正,至少孩子们眼里,这些新奇且花花绿绿的小儿,是美的。第二件事就是买吃的了,这个花样可就多了——白生生,软糯的糍粑裹上一层厚厚的砂糖,甚是甜;中间空心,外边是各种奇怪姿态的糖人,也吃起来甜甜的,但想一会儿就舔完,那可得费些神。咸黄瓜、糖葫芦、饼干…这也是不二之选。第三件事,恐怕才是拉着父母跑去游乐园了。

锅碗的“哐哐咣咣”声,人们的“哇”“新年好”声不绝。一不留神,除夕就到了。

家家户户取出陈放已久的对联和福宇,贴好。老一辈在锅中煮着猪蹄,小孩子们像猴儿似的这里抓一把瓜子,那里一把糖果,但大人们也不多说什么,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呢!况且,一年都到头了,还计较什么呢?而且这一夜大家伙儿都不睡觉,小孩子们也没什么睡意,都要“守岁”。鞭炮声更是提起精神!

初一就风光多了:孩于们丝毫没有因为熬了夜而减少了辞旧迎新的喜悦,这天,全家人都一齐出动,姨娘家,表姑家,舅父家,每一个都要去。提着大红包装的礼物,揣着几个红包,就这样跨进了亲戚家。人们也毫不拘束,互相推搡着,并揪着红包一个劲儿的往对方口袋里塞,另外一个人又不好意思,说着说着也掏出两百元往对方手里放,对方见他不收,便又推辞起来他要给钱。实再不行,便一扭身笑眯眯地把红包和一把糖捧给一旁的小朋友。另外一个人一看,也乘机把钱塞进那人的手里。

大家都忙着彼此贺年,这样的事时常发生。孩子们也特别热心去看大人们互相推搡,虽然不知道在干什么,但是乐一乐,是有必要的。

所有的铺户都拉下了铁帘门,击鼓跳舞唱歌的红衣大妈倒是活跃起来,把鼓包上一层大红花布,跟着节奏左扭扭,又扭扭,有模有样的,手画着圈圈,重重地打着鼓,脸上洋溢着笑。一曲终,一曲又来,大妈们的脚步似乎没有停歇。她们似乎并不求什么,只是单纯的为了开心。

初二、初三,一部分铺户开了门,但大部分仍紧闭着。人们仍忙于互相拜年,但不再全家出动了,闲着的人便上街东逛逛西逛逛,孩于们也很热心去玩。在一片蓝天,抹抹淡云,终日明亮的红花灯下,仍不失热闹。初四开始,挂花灯的就多了。北街还开了一个灯会,处处张灯结彩,绚烂夺目。有些染成红色、黄色……等纯色,有些图绘各式好看的大字;有的都是由木头雕刻成的,有的清一色纱灯,也有的把各类灯都挂上了,看起来更加火炽明亮。

孩子们买回各式花炮,“甩炮”“满地红”,跑到自家的坝子里,用火点着,一扔,“嘭!”孩子们出了满意的笑容。后来,大人们也会加入进来,“啪!”“嘭!”“嗵!”一条街全都充赤着响亮的鞭炮声。这确实是美好的日子啊!春节就要风风火火的,热热闹闹的。

初六,店铺都开张了。清早,全城的鞭炮声不绝。但店里伙计们都不太忙,也都结伴出去逛逛商场。

初十以后,春节味儿便淡了。大人们开始照常上班,孩子们开始照常做作业,老人们也开始照常烧饭。腊月和正月,正是大家最悠闲的一段时光。元宵以后,也就是出节以后,春节也就正式结束了。天气逐渐暖和。

重庆是一座直辖市,虽是城市,但也保留了“过春节”这个悠久的习俗。农村过年,它也过!并且十分有趣,热闹。

《重庆》作文篇4

坐在车上远远的就看见收费站上用钢板铸成的两个大红字:重庆。走进重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山,连绵起伏的山。山间挺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立交桥上穿梭着一辆辆汽车,热闹非凡。

吃过晚饭,我们一行人来到街上散步。“重庆的夜晚可真热闹啊!”我不由得感叹道。整条街都弥漫着火锅和烧烤的香味。还不时的传来吆喝声:“老板,来三只烤鱼,多放辣椒!”火锅的生意也非常好,很多人排在门外等候。这样的场面在重庆屡见不鲜。走过着条不夜之街,我们又来到了小区背后的龙脊广场。广场里的老太太和

老大爷在跳舞,而小朋友则在滑旱冰、玩电动车、捉迷藏。五颜六色的灯光和各式各样的广告牌更是给这个城市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一觉醒来,已是清晨。舅舅对我说:“今天上午我们去‘花卉园’自然公园玩。”我们吃过早饭,徒步行走了三十多分钟之后就来到‘花卉园’自然公园。走进公园,一股花香就扑鼻而来。我们顺着一条幽静的小径向‘曲桥’走去。小径两边栽着兰草,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古老的黄桷树上饶满了树藤,树干上长的树须足有一两米长。老人在这里遛鸟,鸟儿的叫声自然也就洋溢在其中。穿过小径就来到了一个木制的亭子。木亭中的老大爷在下象棋和围棋,时而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下一步棋怎么走,时而喜笑颜开,我想,他一定是取得了胜利。走过木亭就来到了‘曲桥’。它位于一个人工湖上面,它的'左边是一大片荷叶,这荷叶用“荷叶罗裙两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荷叶之间偶尔有点白色或者桃红色,那是荷花的花苞,投影在水中,把她衬托的得更美丽了。走过曲桥就进入了公园的中心。这里完全是树的海洋,有梨树,桃树,黄桷树,桂树,柳树,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树。老大爷在树下打太极,年轻人在树下打麻将。整个公园一幅天人和一的景象。

重庆,一个陆游胜地,度假的好地方。

《重庆》作文篇5

我想念重庆的春节。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年味。“年味”,是到重庆以后才有具体感受的。

我仍记得重庆的年味是从腊月十五开始的,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久得很。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事去做,并且十分有趣。我觉得重庆的春节热热闹闹,人都很开心。

重庆的春节是欢乐的。大街上的树木,早已将叶子献给秋天,不过那粗壮的枝干用来托起红纸条、对联、中国结,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风在脸上刮,但,只要心是热的,一点也不冷,整个小镇成了红色的海洋。

我妈的家乡在这里,重庆的一座山上的一个小镇,人不多,只有几条街道。这里,从元旦就卖起春节的东西了。不过,这不像城镇里,有现成的,无论是窗花,还是春联,都得你自己剪,自己写。不过要买材料或稀奇点的零食、糖,可得尽早,除了卖菜的,其余人可不愿为了赚钱而放弃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

在重庆过春节是件大事。

腊月十五开始,便要打扫屋子,清理垃圾、废物,务必过一个干净的年。

腊月二十五要开始写对联,剪窗花。这时候,一家人便会坐在一起。女子剪裁红花,或叠红包,再交给字好的男子,用墨水在红纸上写出一个个“福”、“寿”。年长的、心灵手巧的老太,便会卖弄起她的本事,独坐一旁,手指翻飞,不一会儿,一个样式颇为复杂的,有着“喜上眉梢”、“福寿双全”、“飞黄腾达”等美好寓意的窗花便形成了。一切完事后,再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将其贴到各处,屋里的年味更足了。

腊月二十九的集会,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倾巢而出,顿时,平时空荡荡的大街,挤满了人,人们被挤,也不恼怒,反而,在这个人人都喜洋洋的节日里更开心了。大街上有许多新奇的玩意、小吃,大人们也不会吝啬,小孩子吃得、玩得不亦乐乎。

腊月三十晚上,照例要包饺子。这个流传多年的习惯,直至今天,这个朴质的.小镇仍没忘记。依旧是流水线的工作。年轻力壮的男子正“嘿哟嘿哟”得和着面团,再由那有着多年技艺的中年男子飞快地擀成薄厚均匀的饺子皮,“唰唰唰”,女子们也不甘示弱,手指纷飞,一个个金元宝似的饺子也成了。当然,也不时会在个别几个中包上硬币、辣椒或糖果。全家的小孩肯定每个都会祝愿自己,可以成为第二年最幸运的小孩,吃到几个特殊的饺子,当然,为了这些饺子,他们也是很拼的,吃了比平时多几倍的饺子呢,能吃到当然是幸运的,但辣椒还是算了,几乎每个小孩都这么想。

大年初一,除了压岁钱,几乎每个小孩都盼望着那爷爷手中熬出来的糖,有绕绕糖、糖画、牛皮糖、麦芽糖、牛轧糖。这可是平时极少吃到的。一大清早,全家的小孩都会围在爷爷身边,看着各种各样的糖流口水,真让人怀念。

正月十五有灯会,猜灯谜是每个人都爱玩的一个游戏。早在前几天,大家便会选好地点。一到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会拿着自己准备的三个灯笼过去挂好,灯笼上有字谜,水猜到,这些个形态各异的灯笼便归他了。当然,最后也会评一个冠军,这可不得了,这冠军可比明星什么更让人崇拜,若谁家出了一个,全家都沾光,父母们觉得这比孩子考第一都光荣。

我想念重庆的春节,想念那浓浓的年味。

《重庆》作文篇6

在重庆这个城市,过年无疑是最热闹的。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

《重庆》作文篇7

接下来,我给您们讲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主要的景点是千手观音和石窟。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窟中的三教造像。

不远处有个休息地,如果觉得疲劳,不用给我说,直接去休息就是了。下面,我要给大家叙述宝顶山;宝顶山海拔527.83米,山的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石像,包括以圣寿寺为心的大佛湾,小佛湾;以大佛湾为主体,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三百六十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阁楼、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跟着往前走,我们去大佛湾。

大佛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到25米。东、南、北三面岩壁上刻释迦涅盘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等。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

大家向我的右边看,那里就是小佛湾,小佛湾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米、进深7.9米。坛台石壁上遍刻佛、菩萨像,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等。

由于时间关系,我无法再为您们叙述大足时刻了,敬请谅解!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看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给大家讲解,十六点半准时在大佛湾集合。

最后,我送您们几句祝福;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如果有机会,欢迎您们再次到大足石刻来游玩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