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作文800字优质5篇

时间:2025-10-03 作者:pUssy

作文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一篇作文的构建要严谨有序,流露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奶奶的作文800字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奶奶的作文800字优质5篇

奶奶的作文800字篇1

在家里,奶奶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奶奶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闲;爸妈一上班,我一上学,家里只剩她一个人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她就待在窗前。

那时,奶奶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奶奶坐在床前,靠着被子,窗外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奶奶全身暖洋洋的,奶奶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晒,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睡着了。一个盹儿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奶奶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奶奶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奶奶站在门口。那时候,爸妈和我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奶奶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爸妈晚上出去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糊糊一片了,窗前的奶奶也能看见他们。其实,奶奶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准确无误,她总是那样及时的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爸妈打开门。

奶奶不爱看电视,总说她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听奶奶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奶奶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奶奶在这栋楼里一共住了五年。奶奶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带钥匙,爸爸也是。而每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画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的奶奶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珍贵而温暖,才明白窗前有奶奶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奶奶的作文800字篇2

我家有一块菜地,一直由奶奶打理。菜地朴素,漂亮,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菜园里种了各式各样的蔬菜:北面种着绿油油的黄瓜,南面种满了一簇簇辣椒,西面种着紫莹莹的卷心菜,东面种着大腹便便的冬瓜。蚯蚓忙着给菜地松土,蜻蜓在菜地里嬉戏,蜜蜂帮助菜花授粉,蚱蚂在地里跳来跳去,蟋蟀不知躲在哪个角落唱歌……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黄瓜的茎又细又长,颜色青绿,上面长了许多毛茸茸的小刺,摸起来硬硬的,像蜷缩的刺猬,这大概是它的安全外衣吧!藤蔓缠绕在搭好的木棚上,弯弯曲曲的,爬满了整个架子,藤蔓顶部还轻垂在半空中。藤蔓上的叶子好像勇敢的登山运动员,站在山巅豪气满怀的样子。藤蔓好像一条条长蛇,缠绕在小树上。黄瓜的叶子大大的,好像一颗青得发亮的爱心钻石。它的叶脉纵横交错,像四处延伸的田间小路,又像一张张蛛网。微风吹来发出清脆的“沙沙沙”的声音。

黄瓜要几个月才能长大。新鲜的黄瓜娇嫩欲滴,我忍不住摘下一条来细细观察。只见它身材矮矮胖胖的,腆着个“将军肚”,全身长有许许多多凹凸不平的小疙瘩,疙瘩上长有白白的,尖尖的小刺儿,要是不小心碰到它,就容易被刺痛哦!黄瓜头部小小的,呈现出一个三角形。中间部分瘦瘦的,刺儿更多更密了,轻轻地抚摸着,觉得痒痒的,把我都逗笑了。瓜蒂部分圆圆的,像一轮青色圆月,又像一个小萝卜墩,真滑稽!我最喜欢妈妈炒的黄瓜拌肉片。嚼一口黄瓜,脆中带甜,滑嫩细腻,清凉爽口。咽下去,甜味霎时浸入五脏六腑,令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舒坦。

辣椒树叶子颜色青绿,样子小巧玲珑,摸起来软绵绵的,好似丝绸做成的薄纸。他的茎短而粗,青灰色,上面长有一些短短的,极细的茸毛,如果不仔细观察,还很难发现。它的花瓣白白的,淡青色的花蕊,一根根比绣花针还细小。辣椒一簇簇缀满枝头,各有各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我摘下一个红辣椒用心端详起来。只见它红艳艳的,外表凹凸不平,好像一个个小土坑,又像一圈圈吹皱的涟漪。辣椒闻起来,自有一股鲜香吸入肺腑,令人陶醉不已。瓜蒂部分却青绿青绿的,又细又短,弯弯的,像个小勾子。轻轻抚摸着辣椒,手感粗糙,好像摸着奶奶满脸的的皱纹。

奶奶辛辛苦苦种了这么多菜,我们根本吃不完。她还经常采摘新鲜的蔬菜送给邻居,别人总是说:“这位老太太,好善良……”

我喜爱奶奶的菜园,喜爱吃奶奶种的绿色蔬菜,我更希望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奶奶的作文800字篇3

早上,运河天地边的小巷看到了这种煎饼。虽然这么多年看到过很多类似的,但无疑,今天的最像小时候奶奶做的那种了。

从记事到我出来上学,奶奶经常会做这种饼。时间,把许多关于它的记忆重叠抑或是模糊了。唯一一次很深刻的,却是三十多年前的景象:我在灶台下烧火,奶奶在锅里煎。烧灶火,原来是当时十几岁的小姑的事情。

不过那天她和隔壁的姑姑出去割猪草了,于是我临时客串了一把。只记得满屋,尽是这种雪菜豆腐饼的香味。我总是忍不住从灶台下跑出来,搬一根小木头凳子,站到上面,两只手拉住奶奶的围裙,伸长了脖子看那锅子里的煎饼。菜籽榨的油欢快的沸腾着,把白色的面粉慢慢的上成了金黄。

奶奶转过头笑笑,把翻饼的锅铲挪到了左手,右手伸过来,擦去我嘴角的口水,说去看着火。我跳下去,把一把更大的麦杆放进火里。灶火,却被突然而来的大把麦杆给弄灭了,浓烟翻滚着从灶炕里冒出来。

我伸头去探个究竟,什么也看不见,眼泪不停的流下来。 奶奶很快的走过来,一把把我抱开,用铁锹(一种烧土灶的工具,原谅我叫不出它的名字)把里面多余的灰铲出来,又轻轻的抬起我放的麦杆,火烧起,烟就神奇的消失了。奶拿来湿毛巾,一边擦去我脸上的灰,一边心疼的说,以后不叫你烧火了,让小姑来烧。于是,我永远失去了这个替补灶火手的工作。

最热闹的是开饭。一家人围在一张很大的四方桌前。那时没有专门供儿童用餐的椅子,我就站在凳子上。双手拿起饼,咬下一大口,露出了露出了它的陷。会有一些豆腐或雪菜掉在桌子上,我马上腾出一只手捡起吃掉了。奶奶问,“好吃吗?”“嗯”。我用力的点点头,开心的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做给你吃!” 奶哈哈哈大笑起来,说,“好,好,好,我就等着斌斌做给我吃!”

小姑哼了一下,看也不看我,说,“他会做个屁,连个火都烧不好!。”我瞪大眼睛对着小姑,“我就会,我就会” “你就不会” “我就会,就会!”“就不会”,我们俩个吵了起来。奶奶喝止了小姑,“你这么大了还和小孩争,不要说了!” 小姑不说话了,气呼呼的啃起饼来。由于是长孙,我一直享受着奶奶这种独有的宠爱和呵护。很多时候,小姑是委屈的。

有一点,真的被小姑言中了。奶在03年去世了,二十一年,没有吃到我说过的煎饼。到现在已是三十二年了,我仍然不会做这种煎饼。我们可选的食物越来越丰富,由于工艺复杂或者其它的原因,它甚至渐渐退出了早餐点的舞台。偶尔,在今天类似的小摊上可以吃上一两回,可是已全没有当年的美味。思念,使一种朴实的味道成了不可超越的经典,永远静静躺在我的生命里。

奶奶的作文800字篇4

我家有一片菜园,四四方方,那里有白菜、胡萝卜、青椒……样样都有。

奶奶几乎一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常常跟着奶奶在里面转。奶奶总戴一顶大的遮阳帽,我戴一顶小的遮阳帽;奶奶挖土,我也挖土,奶奶摘一个大的西红柿,我摘一个小的西红柿……那天,奶奶挖个小土坑,我也拿来一个小铁铲,帮着奶奶铲土。其实哪儿是铲呀,我就是像一只青蛙一样趴在地上,对着土地乱刨一阵,挖得地上坑坑洼洼。回家的时候,还摔了一跤,成了“土人”。

一天上午,奶奶正要除草,我说:“奶奶,不用锄,直接用手拔。”说完,伸手就拔。结果,草不但没被我拔下来,我的手居然被草刮破了!奶奶笑盈盈地说:“看你细皮嫩肉的,就不是个干农活的料儿!”我十分惊讶,便问奶奶:“奶奶,这草怎么会把我的手刮破呢?”奶奶说:“这种草上面有小刺,用手硬拔,肯定会被刮破。”随后从地上拾起半截草,让我仔细看。我定睛一看,不禁吃了一惊——草叶中心有一层白色,沿着叶儿生着不计其数的小刺!奶奶又说:“这种草上长了刺,是一种自卫本能,不让动物或人伤害它。”我点了点头,感叹生命的.周全。

每年秋天,我和奶奶都要去园里掰几个玉米棒。第一次去,就见奶奶摘下一个扁圆形黄褐色的东西,便好奇的问:“这不像玉米呀!”奶奶没有说话,只是笑呵呵地看着我,剥掉外层黄褐色的皮,里面果然躺着一个又大又黄的玉米。

我恍然大悟,不是一切外表丑陋的东西都没有优秀的内在。

奶奶说:“孙子,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不能根据外表去分辨,其它的也一样。”我点头同意,又跟奶奶忙起来了。

有一回,下大雨,我去水坑中打水,突然脚底一滑,跌坐在水中。奶奶跑了过来,却并没有立即扶我起来,而是说:“加油,站起来!”我挣扎着站了起来,走出了水坑,眼前的园子里,生命正顽强生长,我也平添了力量。我觉得自己就是园里的一棵幼苗,要经历风雨,才能成长。

我决心与风雨对抗,在我童年的园里不断成长。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奶奶的园子,无法抹去的记忆。

奶奶的作文800字篇5

我的奶奶今年九月份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在我们小县城算是一位长寿的老人。

奶奶是民国生人,一辈子谨小慎微,勤勤恳恳。干什么事都是察言观色,唯唯诺诺,谦顺了一辈子。但奶奶说话很有意思,总是绕的很远,总是在试探。她说谁家今年的桃子花朵繁,她就是想吃桃子了。但她总是不明说,怕被回绝。也许在她心里,她是不该提要求的.

好多年前,没当我不顺心时,我总喜欢回到老家。一脚进门,一脚便抬腿上炕。土炕总是热乎乎,一会儿我便昏昏睡去。等到我自然醒时,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手擀面便会递到我的面前,奶奶总会说:“快吃,快吃,我娃爱吃这,不吃就凉了”她从不问我为什么回来,也从不问我什么时候走,一切自然。

说到手擀面,不能不说奶奶做的家常饭。奶奶切的土豆丝又细又薄,做的手擀面又细又长,一根象一根。荠荠菜,苜蓿,灰条条……这些不入眼的野菜,在她手里总能变着样的做的有色有味,十分好吃。

奶奶的身体一直很好,但她经常会说,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变着法的吃药,晚年时更是豆奶粉一天一包,从不耽误。用她的话说是为落个好“回升”,不要叨扰儿女。她果然做到了,从生病到去世只有两个月,没有痛苦,安静的离去。

奶奶在时,我们家是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她和我们这些孙子辈经常开玩笑,和几个孙媳妇更是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关系非常融洽。每到过节时,奶奶更是早早准备好花馍,各式各样的凉菜,等孙儿们来品尝。临走时,不管你们小家多少人,不管回来没回来,一人一个罐馍,也早早准备好,等你拿走。

我们爱和奶奶说话,更爱说笑。奶奶和孙媳妇开玩笑,始终离不开两个字,“生娃”。和重孙们说话,也离不开两个字,“学习”。和我们这些孙子说话,“孝顺”两个字更是她的口头禅。

有时我想,古代人讲耕读传家,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奶奶不识字,也不懂的什么大道理。但她教育孙辈们的“生娃,学习,孝顺”六个字。可以看出她对生命的延续,子女的教育和长辈的孝敬是多么看重。在她的思想里,没有索取只有奉献,没有享受只有责任。

我曾将逝去的爷爷比作核桃树。奶奶做饭很好,我将她比作手擀面,手擀面实际而又家常,实实在在,朴实无华。吃到嘴里,有踏实的感觉,家的味道。

想起爷爷奶奶,我想去了一句古诗“亲人或余悲,他人以放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坷”是的,我的爷爷奶奶去世了,我们的生活仍将继续。但悠长的思念,一定会像核桃树的树影,像手擀面的飘香,袅袅的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