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黄山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1-27 作者:Gourmand

心得体会都是通过实践来反思或是感悟记录下的文字,高质量的心得体会是会让人看完之后产生积极的思考的,赶紧动笔写写吧,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爬黄山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爬黄山心得体会5篇

爬黄山心得体会篇1

暑假,我和爸爸相约去安徽黄山旅游。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黄山市。

曾在语文书上领略到过有关黄山的风貌,它的奇、险、峻、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终于有机会和它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内心不免有些激动起来。我们爬了数不清的台阶,走了数不清的山路,才到达了黄山的半山腰。但它的壮丽景色已经初露端倪,我扶着栏杆,使劲地踮起脚向远处望去,山外有山,层层叠叠,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的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随着人群缓缓地向前移动,一个又一个书上描述过的景点一一出现在我眼前。“快看!快看!那是猴子观海。”前方不知谁大声道。我也伸长脖子向远处看去:在对面的山顶上,一只小猴子正安静地端坐着,望着眼前的云海,真是惟妙惟肖,我不由得发出阵阵感叹,真希望那小猴子能突然变成孙悟空,驾起筋斗云向我飞来,让我能在黄山和孙悟空来一个亲密接触。我正想着,又有人说道:“那就是仙人指路吧?”我又好奇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还真是:一位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抬起,好似为游客指路,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游过了好多景点,终于可以坐缆车了,缆车慢慢地向山上移动,高度越来越高,角度也同时越来越陡,我的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看来我的恐高症发作了,真希望缆车快点到山顶。好不容易到达山顶,我赶忙下车,脚踏实地的时候发现,双腿好像已经不听我的话了,软绵绵的。

在山顶看黄山,又是另一番景象。山尖被云围绕着,阳光的照耀下,真似人间仙境,让我流连忘返,心中不由得再次感叹,黄山大自然真有神来之笔,我的激荡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黄山之行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它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黄山,我会再次来看你的!

爬黄山心得体会篇2

周五回到家里,妈妈就告诉我说,明天要带我去黄山旅游,可把我高兴坏了。早就听说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终于也有机会去看一看了。于是,我很努力的把作业全部写好了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才四点钟我就被叫醒了,迷迷糊糊的洗脸、刷牙、吃早饭,到了车上继续睡。等我被妈妈叫醒时,就看到车窗外的大块石壁上面刻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徽'字,有草书、有隶书、有楷书……实在是壮观。问了妈妈才知道,这就是”百徽崖“。

到了黄山脚下,我们本来都是摩拳擦掌的准备爬黄山了,但是导游却因为怕人太多,影响速度,极力劝说我们坐缆车上到半山脚,还说了一大堆的理由。后来我们一大车的人都妥协了,买了缆车票。人实在是太多了,买好票排队的时候我们就一直被动的被人流挤来挤去,挤到后来,竟然发现爸爸被挤丢了,打了电话才知道,爸爸已经被挤到了最后面。我和妈妈只好跟着人流先上了缆车,同一个车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不过大家都有说有笑的。突然,缆车抖了起来,大家都惊叫出声,只有我一点也不害怕,他们都夸我胆子好大,我可得意了。我往下面看的时候,还看到了好几只猴子呢。

下了缆车,等到了爸爸以后,我们就开始爬山了,没一会儿,就看到了蒲团松,我在另外一个角度看的时候,发现这里就像一只老鹰守护着松树一样,导游说这就是有名的”飞鹰守蒲团“。我们经过了迎客松,来到了天都峰脚下,这次,我们几个人不管导游如何的舌灿莲花,都坚持要去爬天都峰了,要不然,黄山都白来了。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我是走在第一个的呢。可是后来我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我和爸爸妈妈走散了,肯定是他们太慢了,我正想回头去找他们的时候,看到了妈妈的一个同事,于是跟这个叔叔借了手机,打电话问妈妈怎么办,原来妈妈在等爸爸呢,爸爸是个胖子,爬得太慢了。妈妈让我跟着这个叔叔先走,她会到山顶找我的。经过了危险的”鲫鱼背“,终于到了天都峰顶。我倚着栏杆往外面看,原来黄山这么美啊!翠绿茂盛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石、满天变幻的云彩……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听导游的,而是坚持爬上来了,虽然爬的那么辛苦,一切都是很值得的。

不知多久后,耳边传来了爸爸妈妈的声音,原来他们也到山顶了,我们一起看风景,一起拍照片。经过休息之后,我们一起下山到了车站。下山途中也体会了”下山比上山累“的至理名言。

黄山真美,也真好玩,虽然爬山那么累,可我已经期待着下次再去爬另外的几座山峰了。

爬黄山心得体会篇3

暑假,我和父母去了黄山。

当我们上山时,我们坐缆车。从缆车上望出去,整个山谷都是云,几座山峰在起伏。黄山和我以前见过的山不一样。这里的山峰没有被树木完全覆盖,有大片的石头裸露在外。虽然形状不同,但表面光滑细腻。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松树生长在奇怪的石头之间,使这座山更加精致和美丽。

从缆车上下来,走了一会儿,我看到了著名的迎客松。从电视和绘画中可以看出,它就像一个热情的主人,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迎客松附近有许多松树,都有美丽的姿态和独特的特征。

然后我就通过了百步梯。据导游介绍,从100级阶梯到奥玉峰顶有三条路。我们选择了最右边最具挑战性的“一线天空”。顾名思义,道路狭窄陡峭,宽度只能一个人使用。大家只能一个个小心翼翼的爬上去。抬头只能看到两座山之间细长的缝隙,露出天空,你会突然明白为什么叫“视线”。不经意的回头向下看,感觉自己站在悬崖边上。我忍不住吸了口冷气,腿脚瞬间发软。我赶紧回头,稍微调整了一下心态,一步一步往上走,再往上走,稳稳地到达了顶峰。

站在山顶上,感觉像站在云端,被云包围。我就说“为什么我什么都看不见?”刹那间,云层散去,周围的山峰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导游指着远处的名山给大家介绍,大家一一抓拍,不过只是防眩光的努力。刚刚拍到的山峰完全被云覆盖,就像从来没有过一样。真是瞬息万变!

不禁想起徐霞客老师评论黄山的传闻“爬黄山,天下无山,不可观!”

爬黄山心得体会篇4

一个晴空万里的周末,我已站在黄山的最高点———莲花峰上,望着山下云雾缭绕,如一条条巨龙在翻滚,踊跃,云层下便是万丈深渊,壮丽的大峡谷,美丽而深邃。对面便是雄伟高大的,由一块块巨大的岩石组成的奇特山脉,显示出异常的坚韧不屈、永恒不倒的气魄。一棵又一棵的黄山松顽强地从石缝处生长着,它们享受着阳光雨露,汲取着世间精华,置身于云雾之上。难怪,它与山下松树相比,多了一份刚烈,一份无所畏惧的气概!回想着登山时的种种困难险阻,不禁感慨万千: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登上山顶,才能享受这圣美之地,才能一览众山小!

登山中,我不停地安慰自己,快到了。当得知还只是在半山腰时,我不断地想像着山顶的美好景象,凭着意念去征服脚下的阶梯!

水喝了一瓶又一瓶,仍觉得干渴;忍着饥饿到中午,离住宿地却还差大一半的路程。晚上睡在12人一间的房中,闻着怪味难以入睡。第二天早上,四点不到我又满怀希望地去看日出,看到的是一场云与太阳捉迷藏的游戏;顶着太阳去看飞来石,回来时却成了落汤鸡;迎着习习凉风去看猴子观海,回来时却被晒黑了皮肤,身上还不停地淌着苦涩的汗水。

是谁?是谁鼓舞着我们走过75度角的一线天?已筋疲力尽却还争着三步并两步向光明顶冲去?我知道,那是顽强的黄山松在向我们招手致意;那是高耸的大山用坚信鼓励我们前进,还有山上的一切景致都在向我们高唱:“来吧,向上攀登,去欣赏、去欣赏那片山上的天地……”

这也许就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真谛。

爬黄山心得体会篇5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呢?这个暑假,妈妈带着我去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一解我的疑惑。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奇松和怪石。

黄山的松树真多,喊得出名的就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黑虎松、连理松、团结松、竖琴松等等。迎客松是黄山最著名的松树,你瞧,门票上、纪念品上印的全是它。在玉屏楼边上,我看到了它,它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怪石也很有趣,每一块有每一块的样。从云谷索道上去,我们就看到了梦笔生花。传说诗仙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写完后将笔随手一掷,那笔就化作一座笔峰,笔尖变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一路往上,经过北海宾馆,我们看到了猴子观海。只见它蹲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悠闲地望着翻滚的'云海。

猴子观海下来,我们选择了西海大峡谷这条路线。这条路线壮观极了,也险极了!山路一边是笔直的石壁,另一边是悬崖峭壁,往下望去,腿都不禁软了。我小心翼翼地扶着石壁,慢慢地往下走,生怕掉下去,要是掉下去的话,肯定粉身碎骨了。到了稍平缓的地方,我们就停下来观赏这壮观的景色,我和小伙伴还指着远处的山峰,取起了名字,那块状似蜗牛的石头就叫“蜗牛石”吧,那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就叫“仙人峰”吧……

坐着地轨缆车到了白云宾馆,往下走,我们看到了有趣的鳌鱼峰。只见鳌鱼趴在山峰上,昂着头,张着大嘴巴,它是要干什么呢?哦,我知道了,它前面有几颗圆圆的石头,酷似一颗颗螺蛳。原来,这就是“鳌鱼吃螺蛳”呀。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有:手机石、象鼻石、童子拜观音、玉玺峰、仙人晒靴、犀牛石……

黄山下来,回味起那奇松,那怪石,我不禁想起了徐霞客《漫游黄山仙境》中的最后一句:“黄山漫游终告别,将身离去心却留。唯有身临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