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观众能够在艺术中找到生活的启示与反思,要想写出一篇有深度的观后感,必须认真对待影片的每个细节,下面是尚华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1
最近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國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國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2
我看过很多革命影视作品,但是我最爱看的是家喻户晓的《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主要讲的是:在江西的柳溪村内,有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名叫潘冬子。本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但他成长到十岁之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潘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地主胡汉三,却不幸被捉,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潘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好景不长,红军要远赴长征,潘冬子的父亲亦要随行。父子分别在即,潘父赠送一颗红星帽徽给予潘冬子以作鼓励,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佣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潘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大地主胡汉三实行封山,想断绝红军的补给想把他们活活困死。别的东西还好说,人不吃盐,就没有劲,生只有生命危险。潘冬子却巧妙地通过重重关卡,把盐送上了山。当时,上山要被搜身,有人把盐放在竹子里,但还是被发现了。
这部影片体现出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之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并将它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朴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请有兴趣的同学去关注一下哦!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3
战争的硝烟早已从中华大地散去, 我们看到的, 也许是一片和平。 但笑里藏刀, 我们面对的, 是一个充满危机世界, 中华民族面对的, 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曾经通过一些途径了解过苏联, 我十分惊讶于它。 我惊讶于它拥有如此广阔的疆土, 我惊讶于它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我惊讶于它拥有如此众多的英雄, 我更惊讶于它竟然轰然覆灭。 看了《较量无声》,我才明白, 前苏联那悲惨的命运都是拜美国所赐, 而我又担心, 同样是社会主义的中国, 会不会重蹈覆辙。
中国走过改革开放那短暂却艰难的30年, 取得丰硕的成绩, 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 而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 却虎视眈眈, 它可不允许世界上有它的任何威胁。 影片深入解析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让我影响颇深的, 是那五个“渗透”。
美国通过政治渗透, 转基因一样, 把美国的思想殖民到中国官员内心中, 让共产主义人一步步信任美国, 赞扬美国, 走入美国的牢笼, 败坏了共一产一党一的风气, 让政治领域美国化, 从而成为美国的阶下囚。 我觉得我们要做的, 应该是心中时刻谨记着共产主义, 以共产主义为我们的目标, 而不是被路边的陷阱所迷惑。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 美国通过互联网对世界进行思想渗透和舆论渗透。 世界各地的混乱, 都是通过美国在互联网上小题大作的扩散引发。 而随着中国网民的增多, 也许有一天, 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演变为全国的战乱。 大家一定还 记得前不久的“秦火火”事件吧, 这只是个人所为, 就在国内引起如此大的影响, 如果是一个国家, 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作为一个网民, 我们一定要对网络上的信息有所防范。
如今的中国社会, 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国非政一府组织, 他们联合美国政一府, 不断地把中国人送去美国参观, 输入美国的价值观, 并让中国人丢失诚信和正派。 这种“组织渗透”不知已经迷惑多少中国人! 我们要以正义为风向标, 绝不听信那些组织充满诱一惑的话语。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正是这一点, 让美国动起了歪点子——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 新疆、西藏, 那一次次动乱让我们触目惊心, 殊不知, 这些都是美国在背地暗箱一操一作。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我们要肩负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
而最让我有感触的, 则是文化渗透。 在我们身边, 处处充斥着西方文化。 也许这是时代的潮流, 因为也有外国人喜好中国传统, 西方文化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一习一。 但是, 我们并不应该全盘照搬。 政治书上有一句话:“外来文化同样存在有毒有害的东西。”我们应擦亮双眼, 认清我们该选择的, 否则就是中毒!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一个小女孩用甜美的声音唱道“we are gonna change the world。”我想, 作为一个中学生, 想要change the world, 首先要not change our objective。 我们要时刻铭记: 我们是中国人, 要为中国做贡献; 我们要汲取优良, 投身于中国的发展, 投身于这场较量。 我们要为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土地付出, 不让别人伸来魔爪, 不让中国变成“前中国”。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4
很多对于白昼流星争议很多,,但是我真的最爱这个故事,其次是葛大爷,然后就是徐峥的小孩子部分。关于白昼流星,讲的是扶贫和神舟十一号,李叔和沃德乐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很好,特点鲜明,从刚开始偷东西抢东西的野孩子,到看到神州降落之后落下的泪,很多人转变太快,但是总共就22分钟,不管怎样弄都快,这样子刻画反而很好,偷李叔救命的钱之后,就有转变的苗头,说这不是偷的不是给的,是借,以后会还的时候。其次就是扶贫与神州的对应,前边的扶贫已经提现出来了,但是世界是留给年轻人的,他们需要希望和爱,李叔对于他们更多的是精神扶贫,让他们见证寓言故事里的白昼流星,进行心灵的洗礼。没有必要因为两个孩子进去,而否定了白昼流星的全部。
前夜故事讲的很好,但是逻辑硬伤太多,偏偏只针对白昼流星骂,然后找各种借口为前夜挽回,说什么电影需要戏剧性,可以放弃一些逻辑,要不然没法看,那么同理,电影也需要一些浪漫主义,这个要求也并不过分,你可以觉得他不好,看不懂,不感动,但是他真的没有烂到辣鸡的水平,毕竟立意摆在那里,能带给人很深的讨论。
相遇很喜欢张译的表演和人物刻画,但是车上任素汐那一段完全没有必要,占据太多部分,本来很期待科学家更多的人物经历的描写的。
回归只讲了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中国国旗,没有其他的记忆点。
至于护航,耍帅镜头太多了,故事也没有特别吸引人。
真实故事的新闻,是两个牧民把副伞送过去的,也不必说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东西的这种话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抠字眼了,电影真的不能这样,如果这样,每一个部分都说不过去,很喜欢评论里的一句话,衣服翻过来穿里子是干净的,代表野孩子的内心也是干净的!
一部浪漫主义的电影,观众偏偏要求他现实,就像你想吃甜的,吃了辣的就要骂他为什么要是辣的一样。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5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六年级观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虽说这部电影我们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连故事的情节都能背下来,但我还是看了下来,应为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值得我们去反复的品位,故事的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潘冬子的小英雄与白狗子斗智斗勇的故事,最终打败了地主胡汉三。潘冬子他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也成为了一名小红军战士……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过去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的都是他的外表,没有注意过电影的内在,从而觉得在看了几次后就觉得没有意思了。如今,我们长大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影的内涵,从而觉得这部电影寓意深刻。虽然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处于动荡时期,但它依然能吸引我们现代人的眼球。
整部电影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潘冬子。潘冬子他从小就想着有一天能够摆脱地主的统治,最终在党和它的前辈的引导下,逐渐长大,走向成熟。他富有爱心,勇敢无畏,为他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胆小怕事的地主胡汉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体现出红色政治的可靠性。
虽然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非常稳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几天的和平是过去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坚持走我们的特色发展道路,树立爱党爱国的理念。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6
本片再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段屈辱惨痛的历史;塑造了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国歌》结束了。但在我的脑海中,电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脏也依旧在随着国歌而跳动。
电影主要塑造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又在其中夹杂一些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他们在“9.18”事变、沪淞战役后,在上海、在东北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而电影的主线,则是田汉的思想变化。从他遇到两位东北学生开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对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后来感受到了全世界的华人对抗战的支持与贡献,又差点被日本军队绑架,从而了解到了精神对人类的鼓舞,着手开始拍抗战电影;而在最后,当他经历了好友妹妹与东北学生的牺牲后,完成了思想最后的蜕变,终于一气呵成写下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也就是后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这部影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而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国母亲倍受欺辱。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纵观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现,也使观者的思想处于亢奋的状态。在影片的最后,当已身处在监狱中的田汉听到了高墙外人们为他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的情绪也已到了最高潮。当时,就好像全身都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敢于在任何时候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这是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
片中田汉意识到对抗战的支持不全部是钱财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奋人们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艺术的形式。而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也终于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传递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艺术。而说到底,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血肉之躯,会疲劳、会伤痛、甚至会消逝。但精神,却延续了我们肉体存在的时间,也让我们的肉体获得力量。当军队已经疲劳不堪,无力继续,嘹亮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士兵的精神会为之一动,会为之振奋。这不是因为睡觉或吃饭,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满足。贝多芬的“命运”,流传于世,被人们所称赞,那是因为作者已将自己的精神传入作品当中,听者,也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振奋与鼓励。力量,是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我们的。
当我们静静地感受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时,聆听一首歌,或是观看一部电影,我们的内心,也会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就好像热量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身体上;就好像一块没有点的电池板被一点一点地激活。那种力量,能够持续很久很久。
多少年来,《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战场上,在天安门,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心中,它都曾被无数次地唱响过。它鼓励着我们前进,支持我们继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永远是最伟大的歌曲。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篇7
?小兵张嘎》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爱国主义的提片!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精辟之处就在与编导用真实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尊严。在家破人亡的危难时刻,有一批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保卫家园的光荣形象!
虽然我们的武器不够精良,我们的装备还很落后,但我们的英雄有一种精神,那就是面对外来侵略者,奋不顾身,顽强抵抗,视死如归,保家卫国!嘎子,英子,佟乐,胖墩这四位小演员以孩子们身上具有的最天真,最纯洁,最朴实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他们热情祖国的热情和对外来侵略者不满腔愤慨,他们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使我深深触动!
当代的中华儿女,我们永远对这段历史铭刻在心,祖国的希望寄托于我们,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会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图强,我们会为民族富强而努力学习!
我相信祖国的未来无限美好,我们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